第661章 和平還是戰爭?(第2/3頁)

後續還有相當多次的海上絲綢之路爭奪戰,打得最激烈的當屬東羅馬和阿拉伯帝國時期。就算是過了數百年,羅馬人在戰船上依然沒有什麽革新,阿拉伯人卻是將石油應用於海戰。

噴火船的投入使阿拉伯人在海上戰場全部壓制羅馬人,就算是東羅馬與圖倫王朝聯合起來依然不是阿拉伯人的對手,可他們之間的戰爭受到影響最大的卻是東方的宋國。宋國也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財政斷絕陷入財政危機,要不然最後就算依然不敵元蒙,可怎麽也能撐更久一點。

伏偉看著兩岸的風景,雖然不知道之前或者未來會發生什麽,卻不影響他認識到這一條航線的重要性。

“不知道的時候是不知道,知道了卻不得不心生感慨。”司宏壯說的是海上絲綢之路:“要說那些世家也真不是東西,肯定早早知道有這麽一條航線的存在,卻一直捂著。”

目前的紀元,隨著東漢政權的崩潰,陸上絲綢之路是早早就斷了,海上絲綢之路卻是維持著不大的絲綢貿易。

伏偉多少是知道一些,就說:“那些已經消亡的世家,他們面臨征南將軍的清剿不可能說,其余世家要麽是沒當回事,要麽就是想繼續把持。”

估計是沒有當回事的成份多一些,庾翼事後被問及的時候,回答是知道有那麽一條海上貿易航線,可實際上貿易份額小到可憐,並且是以朝貢方式存在的貿易,很多自海上來的商人報上的國家根本不存在。

“這裏很重要,無比的重要!”伏偉是屁股坐在什麽位置,思想必然要跟得上:“不管是打出去,還是防止被打進來,這裏都非常重要。”

歷代的中原王朝壓根就是對海洋的認知眼光沒三寸遠,或許也不能這麽說,畢竟歷代中原王朝受到最大的威脅是來自於北邊,國家統治階層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北邊的威脅實屬正常?

到有明一代的朱棣當政,他就充分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前提是當時的明軍已經在吊打北方。北方沒有了威脅,他對南方產生好奇,再來是自己那侄子傳聞是逃到了南邊,就用尋找自己那侄子的名頭搞出了一支大艦隊。

要說朱棣為了找到侄子趕盡殺絕,完全沒必要去搞出一大支艦隊,更多是為了宣威。

必須搞清楚一點的是,中原王朝所謂的朝貢其實就是一種官方貿易體系,就是很多時候是在做虧本買賣。

朱棣讓鄭和下西洋,除開宣威帶來的政治影響力之外,每次都是帶回巨大的利潤,就是那些利潤沒百姓和百官什麽事就對了。到朱高熾這個被儒家忽悠“瘸了”的當政時期,百官極度痛恨海上貿易被皇家吃獨食,偏偏還是那種國家出錢卻進了皇帝私庫的獨食,受到朱高熾百般恩寵的百官搞了個由頭想要廢掉那支下西洋的艦隊。

到朱瞻基登基,他一樣是被儒家自小忽悠“瘸了”,完全就沒有認識到自己非常有好感的那些百官會無恥到何等地步,廢掉下西洋的艦隊還不算,他還傻樂呵地最後一次派鄭和率領艦隊下西洋。

鄭和這一次下西洋是為了去告訴南洋各國,讓南洋各國以後不要再來了,俺們的艦隊以後也不會再下西洋。

此後,大明的國家力量是沒再去南洋,船只毀掉、造船圖紙毀掉、通通毀掉,全給毀了還得寫書說朱棣下西洋是怎麽怎麽的不對,另一方面百官養起來的代理人(通常兼任海盜)倒是跑得非常歡。

伏偉目前是在南洋艦隊任職,有權觀看關於馬六甲海峽的信息,日後南洋艦隊會逐步地向這片傾斜,第一步就是在海峽關口建立軍港,並且會遷移一些人過來建立城鎮。

目前南洋並沒有國家,都是一些沒有開化的野人,漢國的勞動力來源就是到處抓捕野人,用他們的屍骨來壘砌相關的設施。

馬六甲海峽從地圖上看去很窄,到了實地一看卻不會有窄的感覺。它之所以會成為地球上最為繁忙的航道,自然是因為從海上溝通著東西方,再有一個就是這裏的天然海況不差。

“幾乎每個島上都有野人。”林宣是領航員,經常在海上漂難免是會被曬一身黑,身上著裝也是怎麽隨意怎麽來,為眾人介紹:“有些島嶼的野人很溫和,更多的是兇悍的野人。他們存在獵頭的習俗,各個部落每年都會出去獵頭一次,相當多的野人有吃人的習慣。”

獵頭只是一個簡稱,其實就是各個部落一年中的一些季度會對敵對部落進行殺人減丁,不會耕種的原始部落食物來源是大自然。每個部落會有自己的狩獵區,一般情況下狩獵區就是一個部落的禁臠,為了爭奪狩獵區自然是會開戰,不想敵對部落太強肯定是要時不時打擊一下。

“咱們在這邊的人不太多,光是靠自己人捕奴效率太低。”林宣說到這裏的時候露出了一個很有深意的微笑:“後面咱們發現一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就能收買一個部落,讓他們為咱們捕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