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抵達(第3/3頁)

波斯薩珊使節團的正使出身王室,名叫基亞努什·阿爾塔·阿爾達希爾。副使是厄古泰·巴赫拉姆。他們整支使節團的人數達到六百人,光是承載人和貨物的船只就多達三十艘。

規模第二大的是兩薩特拉普,除正副使節之外有三百余人,乘坐的船只卻是漢國提供。剩下的各國使節團人數從數十到上百不等,除開卡拉巴拉斯也是乘坐自己的船只之外,其余都是乘坐漢國的船只。他們相同的是都攜帶了大量的貨物。

袁喬聽說波斯薩珊來了一個王室成員並沒有感到吃驚,對於異國的王室什麽的,要是國王親自來還會重視一下,王子過來也會得到重視,王室成員什麽的哪個國家沒一大票人?

“各國使節團攜帶大量的貨物,除少量貢品之外,余下皆是要與大漢進行貿易。”庾龢對這個是耿耿於懷:“化外之人太過愚昧,未經我們允許,已經將貨物拉到市集販賣。”

每一個國家都是有自己的特產,阿三那邊象牙、寶石之類的玩意不缺少,波斯人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毛毯。

“他們拉到市集的貨物並無賣出多少。”庾龢完全就是當成笑話在講,說了一些趣事,後面才接著說:“各使節團到集市之後大肆購買,幾乎是看到什麽就買什麽,尤其是絲綢。”

中原王朝不會理解各國對絲綢的癡迷和渴望,實際上民間交易絲綢的數量也不大,基本是各個用得起的家族批量購買,再來就是皇室的特供,所以市面上就不存在多少絲綢。

那些使節團帶到漢國的貨物沒有遭到追捧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象牙什麽的還會有人買,寶石之類的因為民族價值觀的不同基本賣不出去,畢竟諸夏喜歡的是玉,不是什麽寶石,哪怕是珍珠都會比寶石受到更多的追捧。

“只要有交稅,管他們怎麽買賣。”袁喬是真的不在乎,倒是因為各使節團的舉動產生一種瞧不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