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會不會玩脫了?(第2/3頁)

車同軌、書同文和同衡量是什麽?就是大一統!

諸夏會有戰亂,戰亂導致割據的發生,可就算是實力最弱小的割據政權也會夢想重新統一天下,實力強大的割據勢力就幹脆付之行動,就沒想過既然割據了就算完事,就有了所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說法。

沒有大一統的市場的其它文明,就算是曾經有過疆域遼闊的龐大帝國,可是那個帝國一旦走進墳墓,手裏有實力的人想要的就是自立,自立之後當然會有互相征戰,哪怕是後面某個強悍勢力再次恢復那個滅亡國度的疆域,他們也只是為了擴張的欲望而征戰,真不是想著一定要再讓“天下”得到一統。

在諸夏之外,分裂之後的同一民族,要是沒有一個實力絕對強悍的勢力掃平其余勢力,自立的時間一長,各國也不會有一定要“一統”的決心,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原本的同族開始演變成不同的種族。

最簡單的道理,羅馬人命名的日耳曼民族。這個日耳曼民族現在就在上演民族分裂的過程,其中一個叫法蘭克的部族,他們現在還屬於日耳曼的其中一個部族,問題是等西羅馬崩潰之後,法蘭克占據了西歐的龐大地盤,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與其他老兄弟分道揚鑣,反正就是“老子發達了,幹麽要理那些窮親戚”,後面更幹脆就不認為自己是日耳曼民族,與當地土著高盧人同流合汙去了。

要是在諸夏,就算是有一個地方的人自立,不管是時間有多長,反正不會發生從上到下就不認為自己是諸夏人的事。那些人或許會對主導諸夏的政權反感或是敵視,可絕對沒人敢否認自己是諸夏苗裔,更沒可能認為自己就是另外一個新的民族啥玩意的。

對於現如今的漢國武人……尤其是身份越高的武人來講,“大一統”這個論調非常合胃口,還是那種才不管某個民族是不是諸夏後裔,反正覺得是就是,該種論調一聽就覺得胡扯,可他們認為就該是那樣。

沒其它因素,無非就是能一直開拓並且征戰下去,有戰爭大家夥才能建功立業,有了軍功才能封妻蔭子。

這不,西漢時期的“大夏”還是康居再往西的希臘-巴克特裏亞,到了現在的漢國誰也不在乎“大夏”究竟是哪個國家,幹脆就沒有直接點出來,說是那個國家是“大夏”那就是,才不願意直接點出一個國家就是“大夏”,他們怕的就是一旦打到認為是“大夏”的那個國家,就沒借口繼續征戰下去。

當然了,另外的因素就是相比起祖先,現在的漢人對世界格局的認識更加清晰,他們知道西域再往西有哪些國家,甚至還知道大地遙遠彼端有一個叫羅馬的國度。

對了,漢國除了又將“大夏”給重新提出來,明明知道歐羅巴的霸主國叫羅馬,可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漢人不再稱呼羅馬為羅馬,是轉為稱呼“大秦”。

“秦”這個字有許多意思,其中的一個意思就是“遙遠的西方”,比如西周時期東面各地區,他們說西方的人,就是稱呼秦人。然後生活在遙遠西部的人,他們的部落就被叫作“秦”,秦人是因為區域才有了這個稱呼,後面就成為部落名字。他們召集子弟護送周王東遷,周王冊封也是使用“秦”作為封號,給了一個秦君的賞賜。

秦人之後,要是有朝代給遙遠西方的某個國家命名為“秦”,以諸夏文明的特質來解讀,用意那個再明顯不過,就是以諸夏特殊的思想觀念將那個叫“大秦”的國家視作“碗裏之物”,總有那麽一天會將那個叫“大秦”的國家給“一統”到同一名天子的恩澤之下。

嚇尿了沒有?諸夏就是這麽含蓄的表示,俺都給你命名了,名字是俺們取的,那你們絕對就是俺們的人。

所以了,要是諸夏歷史上給外國命名,看是取決於什麽樣的名字,只要是能扯到“九州”之地相關,其實就是立下志願,俺們一定要消化並融合掉那個地方。

羅馬人並不知道諸夏的那種含蓄表達方式,他們對於漢人突然改掉對自己的稱呼先是迷惑,去了解到諸夏歷史上“秦”就是指遙遠西方的人,再知道諸夏數百年前有一個叫“秦”的國家,尤其是那個叫“秦”的國家還統一過諸夏,導致羅馬人那個叫開心。

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就在西域,此時此刻就在軍帳之內。他已經學會了漢語,平常的交流沒有什麽困難,就是對一些成語和詞語之類的漢語後面的典故和故事抓瞎。

“難怪賽裏斯哪怕是遭遇過災難也會重新變得強大。”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一再聽到漢人要尋找那個叫大夏國家的同袍,第一時間的感觸是:“永遠不放棄自己的同袍,想要將自己的幸福分享給同袍,還有什麽能比這個更能產生凝聚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