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慕克國?沒聽過

秋季下旬的關中,往年該下的雨沒有下,氣候也一點都看不出會下雪的樣子。

在關中西北方向的區域,土地幹裂的情況越加嚴重,尤其是以一些平原地帶的幹旱最為嚴重。

“弱水下遊幹枯了。”紀昌手裏拿的是近期西北匯集過來的奏報,他所說的弱水是居延澤這一個大湖泊延伸出來的一條大支流:“弱水下遊幹枯,分出去的河水、溪水全變成了幹枯的河床。”

居延澤是由兩個湖泊組成,位於北面的湖泊面積較大,南面的湖泊較小,它們自漢人沒有踏足這一片土地的時候就存在,匈奴時期是作為休屠、白羊、渾邪的共同放牧區。

長期沒有下雨,兩年之內下雪的量也是很少,西北本身就是一個高原地帶,懂得地理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一點,高原的地下水歷來就不充足,再缺乏足夠的降雨量,水又被蒸發掉,一旦缺水一定就是大面積的災害。

西北有兩個大湖泊和一個小湖泊。

兩個大湖泊分別是居延澤和冥澤,它們分別又維持著弱水和冥水的兩條大河系,同時弱水和冥水又延伸出多條的支流,算得上是提供西北的用水,尤其是對灌溉系統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小湖泊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它在長久的時間之內是被稱呼為綠洲,也就是玉門關北面的一個湖泊,偏偏玉門關以北就是一個多戈壁環境,湖泊再往前數十裏則就是沙漠,會被當地人取名綠洲也就情有可原。

缺乏足夠的降雨前提下,居延澤、冥澤和綠洲的水位都在急速下降,聯動的就是依靠湖泊供水的河水出現河床降低現象。上遊沒有足夠的供水,下遊肯定是要河床見底,處於下遊的人們哪可能不缺水。

馬上就是元朔十年(公元三五一年),西北的旱情越來越嚴重,關中以及關東也顯示出幹旱的跡象,漢國最為迫在眉睫的就是應對無可避免的天災,還有旱災之後必然會隨之而來的蝗災。

“我們廣布人手,暫時沒有發現蝗蟲大肆活動的跡象。”紀昌說偵查蝗蟲是在草原方向,既然西北已經爆發旱情,那麽蝗蟲大肆肆虐必然就會發生:“沒人搞得清楚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大量的蝗蟲。”

蝗蟲趨水喜窪,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由幹旱地方成群遷往低窪易澇地方。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說。可是真的沒人搞明白是原先就有那麽多的蝗蟲,還是在旱災發生之後突然出現那麽多蝗蟲。

“已經命人收集蝗蟲了。”蔡優多少是有些愁眉苦臉,他堂堂的治粟內史竟然主持研究怎麽吃蝗蟲:“油炸的確能吃,敢吃的確是一種美味。”

吃蟲子?諸夏不是沒有過吃蟲子的愛好,例如蠶在一開始就被當成一種食物,還是後面發現蠶絲的作用,蠶才避免上餐桌的命運。

西南的吃蟲子更發展出了多樣性,包括廣州、交州、寧州也有了新的飲食文化,別說是吃蟲子,就好像沒有當地人不敢吃的東西。

紀昌屬於有吃過油炸蝗蟲的一員,思想觀念令他在吃的時候惡心到不行,心理的排斥驅散了味蕾,一想到吃的是蝗蟲,哪還能覺得是美味。

蔡優同樣是對吃蟲子無比地排斥,他看到在場同僚的臉色也知道是什麽情況,下意識捂了捂嘴,咽了咽口水才繼續說:“已經研究出磨粉,味道雖然不怎麽樣,可是不說是蝗蟲粉,沒人會知道是什麽。”

“咳咳……”桑虞臉色倒還算正常,就是咳了兩聲已經表現出內心真實想法:“陛下有言,此物含有大量蛋白質,屬於營養之物。”

“已經做好準備,一旦發現蝗蟲肆虐,便會大量捕殺。”蔡優下意識左右看了看,才往後接著說:“捕殺之後會磨粉,專門提供給軍隊。”

蔡優會下意識看了看,是確認真的沒有軍方的人在場,怕被撲上來痛毆。

“介時出動軍隊,再向民間購買……處理再提供軍方。”桑虞“呵呵”笑了幾聲:“善政,大大的善政。”

一臉郁郁的紀昌臉上有了笑容,他真沒有去考究蝗蟲粉營養什麽的心思,只要有對策就好了。

針對西北爆發的旱情,漢國中樞給出的舉措就是組織人手前往西域,後面又加了一個草原的出路。

就是因為將草原也納入天災止損區,才有了冉閔率軍出草原入侵西高車的動作,就是草原無比的空曠和荒蕪,該被滅掉的部落也全玩完了,人們前往草原真沒什麽好搶的。

草原之上沒有敵對部落,就算是有人在放牧也是官辦牧場,前往草原難道是為了挖草根吃?

旱災困擾著漢國中樞,導致謝安發回捷報也沒有引起多麽強烈的重視,包括劉彥在內的中樞大佬全被災情攪得焦頭爛額,真沒有多余的精力分在西域交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