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他們將成為新的戰場主宰

第二個方陣依然是徒步而行,領前而走的人是桓溫。

與徐正、冉閔一般,桓溫同樣是身穿全幅戎裝,他們穿著是的花俏又絢麗的款式。

所謂的花俏是鎧甲上面有著眾多復雜的雕紋,可以是單純的章紋,也能是某種猛獸的圖案,胸前和雙肩還擁有獸首,腦袋上的兜也是獸首款式。

真正穿著上戰場的甲胄可不會有什麽雕紋,甲胄必定是越光滑越好,使兵器砍或刺的時候會被滑開,不使那些雕紋會成為受力點。

第二方陣的士兵身穿魚鱗款式的中甲,他們每一人手裏都挎著一把長戟,到了白線的時候高喊“陛下萬年,大漢萬年”,做出了類似於劈槍的動作,左手握杆伸出,右手握住杆的尾部,長戟被半斜著指向天空。

沉重的踏步聲中,身穿魚鱗甲又手持長戟的甲士,是由各個將軍幕府的執戟郎、贊畫、佐撩的這些人員構成,他們是一名將軍最基本的人員配置,同時也擔負著策劃戰術、傳令、守衛的重責。

劉彥扭頭對紀昌說:“朕將他們排在第二序列,不是看在眾卿的面上,是他們的確非常重要,也夠資格享受這樣的榮譽。”

執戟郎大多是一些高官和高爵的後輩,有些幹脆就是不成器的嫡子,劉彥卻不是在胡說和安慰人,是這些不成器的家夥幹執戟郎幹得還不錯。

剛才走過的第一個方陣,兵種雖然是陌刀兵,可是他們的人員構成是從十三支常備軍挑選,裏面有爵位至左庶長者,也有僅是公士的低爵者,爵位的高低只是功勛累積的區別,有些是早早立功又慢慢累積成為高爵,有些是近期立下功勛還沒有來得及累積更多的功勛。

紀昌雖然不插手軍事,卻不代表他沒有研究過軍事,很清楚一些參謀人員和輔助人員對戰局的重要性。

漢軍的各個實戰兵種裏面其實是早已經淘汰掉長戟兵,一般只是拿來作為非實戰兵種的禮儀人員。

應該說自西漢開始,長戟兵就已經被淘汰掉,不是長戟兵弱雞,相反的是長戟兵非常牛逼,只是沒人知道該怎麽去訓練長戟兵。

戟歷來就是一種使用起來極度依靠技巧的兵器,使用戟的人要麽是不堪一擊,要麽就是武力制霸於天下,古有惡來,近有呂奉先,皆是此中翹楚。

戰國時期的魏國,他們的武卒就是使用戟來作為兵器,吳起知道怎麽去訓練該類兵種,又知道怎麽去激勵和指揮他們,魏武卒自然是無敵於天下。

等待沒了吳起,魏國沒人懂得怎麽去訓練長戟兵,更不知道該怎麽在戰場上使用長戟兵,曾經無敵於天下的魏武卒卻是成了十足的弱雞。

第三個方陣接替第二個方陣到了白線,依然是一聲口號,倒是沒有再走正步。

領著第三個方陣的人是李壇,他騎跨在雄峻的戰馬之上,第三個方陣是一支騎士團。

每一名騎士的坐騎都是相當的雄峻,他們的裝扮是弓騎兵的類型,騎弓和箭囊被放置在馬頸的左右兩側,是一只手牽扯韁繩,另外一只手按在腰間的馬刀之上。

弓騎兵需要極高的靈活性,馬自然是不會披甲,騎士也僅是身穿輕便的皮甲,唯一能夠與華麗有關的僅是在每一名騎士背後的赤紅色披風上面。

觀禮台的克謝亞斯看到漢帝國的弓騎兵立刻就比較了起來。

波斯人歷來有兩個王牌兵種,第一個是甲騎具裝的重騎兵,第二個就是擅長騎射的弓騎兵,依靠這兩個王牌兵種為尖刀在可謂是打遍中亞和西亞無敵手,就算是面對羅馬人的初期也是一再取得大勝。

“他們的馬比我們的馬有些不如。”克謝亞斯眯起了眼睛,頗為自豪地說:“我們的馬看起來比他們的馬要更加雄壯。”

波斯那邊的馬的確是非常雄壯,體態方面也顯得非常優雅,但是波斯人的馬在耐力上很缺失,同時也沒有值得稱道的沖鋒能力,負重該是它最大的優點了。

要是按照品種來算,波斯人的馬該是熱血馬的一種,看是很好看,依照軍事價值來對比的話,比蒙古馬還不如。

尤利安聽得內心“哼哼”,要不是需要改善與薩珊的關系,少不了是會諷刺幾句波斯人的騎兵遇到羅馬軍團就是渣渣。

羅馬人不重視騎兵,可是已經當了歐羅巴一千年以上的霸主,他們是步兵至上主義者,認為羅馬軍隊可以吊打任何的騎兵,似乎以往的戰例也一再證實了這一點。

弓騎兵之後又是一個騎士團方陣,看著裝卻是突騎兵,領在前面的是呂泰。

如果說騎兵有許多種的話,突騎兵應該算是其中最為平衡的兵種。他沒有甲騎具裝變態的防護力,卻依然有著很強的突擊能力。他沒有輕騎兵的靈活性,可是卻也能進行奔射。

漢軍的突騎兵在元朔七年的時候就全面改裝,板甲取代了各種甲胄。換裝之前的突騎兵是戰場上的尖刀,換裝之後的突騎兵變得更為鋒利,他們的屢次進場就代表一場戰爭屬於漢軍總攻的開始,並且會摘取勝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