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何至於此?(第2/3頁)

“陛下。”崔婉不知道是因為什麽而臉紅,舉止方面倒是顯得大方,心態與行為的不同很能說明問題。她說道:“若不然……可否檢查……檢查……”,後面那些字著實是說不出口,意思是體檢有沒有那層膜。

漢家就從沒有檢查那層膜的步驟,就算是到了被認為最保守的兩宋也沒有,那是朱明一朝才有的事情,“我大清”更是發揚光大。

劉彥聽懂了崔婉沒有說完卻想表達的意思,臉上不由一囧。

對於這麽一件事情,劉彥已經是插手過多了。這個也是因為沒有個皇太後的原因,要不選秀的事情是該由皇太後來把關。

沒有皇太後,事關後宮也能由皇後來主持和把關,要是崔婉有足夠的野心,甚至能在這一件事情上彰顯皇後的威儀,關鍵是她沒表達什麽野心出來。

“古未有之……”劉彥可不想為後世在這麽一件事情上開出這麽一個頭:“若是大張旗鼓,皇後……”

高調地去辦肯定不行,要不劉彥就該得了個“非明君”的頭銜,延伸出去甚至會扯上不自信的傳聞,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也會無限大。

之前漢人娶妻可沒有那麽回事,作為集天子與皇帝於一身的“禦天下者”突然整出那麽一件事,跟隨模仿會從百官開始,隨後就是蔓延到全國的各階層。

其實並不是男人不在乎那層膜,是社會決定了不能去提倡在乎那層膜。

戰爭多發的年代,大多數的男性會受到征召上戰場,要是上古先秦都還有小娘子趕緊和將要上戰場的又喜歡男性來一發,主要是為了給喜歡的男子傳續香火。

再來是,既然是上戰場就有戰死的可能性,出現寡婦的機率就是無限多,官府並不會要求寡婦守節。

無關於喜歡或厭惡,是寡婦多了會使社會出現太多的問題,同時對於人口增漲也會成為障礙。

胡虜和蠻人接納父親(兄弟)的女人(非生母),某方面來講也是為了增加人口。

要是看歷朝歷代的律法,會發現大多數的朝代裏面有那麽一條,就是男女到了多大的年齡必須成婚,尤其是針對女性做出了嚴格的標準。

例如女性多少歲了還不嫁就是屬於犯法,不至於說抓起來,但會強制性為之選擇丈夫,或是采取罰款措施。

女性多少歲不嫁人會有什麽措施是出自誰的手筆?是出自同為女人的呂雉,由她簽發了相關的法令。

從西漢之後,歷朝歷代都是延續了那一條律法。而西漢之所以有出現那一條律法,是天下大亂之後人口銳減得太厲害,只好強制女性在合適的年齡成親,好懷孕來增加人口。

現如今的漢帝國同樣是繼承了那一條律法,同時還延續之前的另一個做法,不會強制寡婦必須再嫁,但也不提倡守節。

一般情況下,地方官府會隱性地鼓勵寡婦再嫁人,不會做得太過明顯,但所有人都知道有那麽一回事。

將士上戰場戰死,官府卻鼓勵未亡人再嫁?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屬於極度沒有人情味。

未亡人不再嫁,有能力養活孩子和長輩嗎?以生產力和女性地位而言,恐怕是很難的。

若是未亡人再嫁,根據社會習俗約定的話,她的新任丈夫就有責任承擔起那些責任,等於是這個男人不止是要養一個家。

牽扯到太多的方面,不止是一項人情味就能解釋一切,很多戰亂結束之後的歲月,一個男人娶了多個媳婦不但不是享樂,其實是在受罪。這個男人不但不會被鄙視,還會得到足夠多的尊重,認為是在進行義舉。

劉彥所建立的漢帝國沒有遭遇到這樣的情況,相反是因為石碣對女性的大肆迫害,致使這一次戰亂女性的銳減遠多於男性。

這一次戰亂與其它戰亂所不同的是,羯人有抓捕女性隨軍的傳統,夜間用來發泄獸欲,想吃了就煮來吃。

其他胡虜沒有羯族那麽殘暴,不過受到羯族影響對女性也好不到哪去,導致這一次的戰亂受害的女性可謂最多。

“陛下,臣……”崔婉自稱臣沒有什麽毛病,皇後也有俸祿,那麽就是臣之一:“要不都先見一見,問一問?”

劉彥的心情瞬間就不美好了。他剛才都暗示崔婉可以低調地將檢查那層膜的事情給辦了,沒想到崔婉根本察覺不到暗示。他還不能再暗示,或是明晃晃提出來。

關於該挑選什麽人,劉彥的插手也就到這一步。

身份到了劉彥這一份上,他要什麽樣的女人沒有?慎重其事地對待,只是牽扯到國家與國家之間未來的相處。

劉彥離開後宮去了未央宮,問了一下呂議在不在值班。

得到召喚的呂議很快就見到了劉彥,行禮之後匯報了一些事情,停頓下來等待劉彥的提示,比如特地召喚過來是幹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