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奮起而追

出了馬邑再往北一百四十余裏便是進入到草原生態環境,隨處可見的是已經稍微泛黃的草叢,風大的時候總是有無數的草屑在隨風飛舞。

草原並不完全就是平坦地形,只是相對於多山的區域來說,位處草原的山坡度並不陡峭,許多山峰甚至是一種不超過十度的傾斜面從底部一直到山頂,使人看去根本就無法分辨自己走的到底是不是山路。

同時漢帝國北疆的草原之上森林也不多,哪怕是有樹林也僅是很小的一片。

“太震撼了!”弗拉維斯看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地面與天空僅是一線相隔,由於沒有看過類似的景色,忍不住發出了驚嘆聲。他用猜測的口吻說道:“如果在這一個地方開墾,該是何等富饒的產糧區啊!”

羅馬人的國境裏面只有埃及有著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那邊從公元前五千年就被埃及人開墾成為產糧區,隨著一再開墾而變得日益富饒,一直到現在都是羅馬人所知的最大產糧區之一,能與之相比的產糧區並不多見。

弗拉維斯所不知道的是,他看見的這一片平原的確是能開墾成為農田,可是以土質而言並不是什麽優質的農耕區,一旦大規模地開墾並且沒有“休田”的規劃,很快土質就會區域紗質化,嚴重一些則是會緩慢變成戈壁狀態。

諸夏屬於優質農耕區的地方真實不多,黃河流域也就中下遊因為河水長期從上遊帶來了沃土,經過不知道多少時間的演變,黃河的河道又一再發生改道,才形成利於農耕的土質,使黃河中下遊成了稍微可以稱道的農耕區。

其它的地方,長江三角區也是因為河床不斷改道和河流帶來優渥泥土的因素,比黃河下遊更加有利的是當地的土質本來也好,才成為優質農耕區。

以有限的優質農耕區繁衍出了一個強盛的文明,於全球任何一點來說都是極為難得的事情,諸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發展並且壯大起來,長時間處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第一序列,很多時候甚至是處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巔峰。

除了諸夏文明之外,許多能夠發展並存在下去的文明,無不是地理環境本身有著巨大的優勢,個別地理環境適合繁衍生息民族本身又足夠優秀的民族,他們幾乎是沒有遭遇什麽波折就處在世界最強序列,不過更多的是因為環境優渥再加上周邊沒有什麽威脅而文明層次停滯不前。

要是觀察各個文明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棲息地環境不是多麽好,民族自身卻是足夠優秀,只要是能夠撐過文明發展的第一關,如擊敗周邊的強敵,或是研究出領先時代的科技,必然是會在地球發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我們觀察漢帝國的地理環境,實際上真沒有太過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利安懂得這個是羅馬人從希臘人那邊搶了足夠多的文獻,一些羅馬學者對相關的知識進行研究和解讀,漫長的時間才得出屬於羅馬人的一套理論:“他們處於多山的大陸架,幾乎看不到成規模的平原。唯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他們有著兩條足夠長的河流。”

“阿三以及波斯人,都是依靠棲息環境的河流發展起來。”弗拉維斯多少也懂得一些地理學:“漢帝國也是同樣如此。他們的文明發展有著很高的相似度,略微有差別的是初始階段之後的思想差異。”

阿三文明並不能說是低級文明,相反應該評價為一個高端開局的文明,只是他們的地理環境比諸夏要更為復雜一些,除開恒河流域與印度河流域之外,周邊全被難以翻越的高山峻嶺和廣袤的森林所包裹著,遠比諸夏的先祖更難向外進行擴張。

諸夏文明擴張的巔峰,向外不是遭遇廣袤的戈壁和沙漠,便是遇到了難以翻越的山脈和似乎沒有盡頭的草原、沼澤,甚至是周邊同樣有著深不見底的原始森林以及大海,唯一比阿三文明略略好一些的地方就在於“基本盤”的面積大一些。

受於周邊地理環境無法向外擴張的文明,他們征服了已知世界的挑戰,缺乏與外界的聯系必然是難以與其它文明碰撞出什麽火花,文明層次陷入停滯,故步自封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諸夏文明與阿三文明都是類似的情況,同樣是在輝煌中故步自封,又在自我驕傲的時間段發生了內戰,隨後被外來文明所欺淩,以至於某些時間段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巔峰,可是因為遭遇外族入侵致使文明一再出現斷層,逐漸被其它文明所超越。

阿三文明比諸夏文明慘的是,他們發現自己沒有什麽可以做的時候對宗教出現了無比的興趣,創造出了利於統治者的宗教,外來侵略者在征服他們之後延續了“宗教枷鎖統治法”,致使阿三成為世界上最好征服的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