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節假日黃金周,這盛世如你所願(第3/6頁)

清明節,東京街市上賣祭品的很多,紙紮的閣樓都堆在鋪子門前,形成又一風俗景觀。

清明節這天,人們借由郊外掃墓,形成清明踏青的習俗。這個時節,天氣晴和,氣候宜人,花開柳綠,人們都到著名園林觀賞花木,或到郊外觀賞春景。人們在這天也會喝酒,暮色降臨時才帶著醉意回到城市。回去的時候,人們帶著棗餅、炊餅、黃胖(泥娃娃)、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雛等鄉下的土特產。回城的轎子用摘下來的楊柳雜花裝飾,從轎頂四垂而下,很是清新耀眼。

整個寒食節裏,東京的坊市會賣各種當令食品如稠粥、麥糕、乳酪、乳餅之類。

南宋以後,臨安人清明遊春更為普遍,祭掃多在南北兩山之間。一時車水馬龍,女子們淡妝素衣,牽著孩子,提著酒壺和菜肴點心,到村店人家,吃喝休息,一直要到晚上才回家。

這一天,富人們尤其愛到著名的園林飲宴尋歡。車馬往來繁盛,臨安城門那裏都出現了堵車現象。西湖更是遊人喜愛的地方。彩舟畫舫上,有錢人家隨船行樂。這一天還有龍舟比賽可以觀看。臨安城裏的,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鑼鼓喧天。

西湖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寒食節裏的各種文娛演出就在這裏進行。有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躍圈、斛鬥、舞盤、各種禽蟲之戲。還有外地來的樂伎,吹拉彈唱。遊西湖的人們在船上聽歌看舞、喝酒作樂,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直到月上柳梢,湖面上的歌聲、絲竹聲還此起彼伏。下船上岸回家時,男騎馬,女乘轎,童仆挑著木魚、龍船、花籃、鬧杆等回家,準備饋贈親友。

這些享樂活動自然帶動了節日消費的興旺。應該說,宋朝的人,也早就認識到了假日經濟的價值。

第3章 祭祖先,順便吃碗餛飩|冬至

一、冬至大似年,皇帝得祭天

寒食節您到郊外踏青賞春,瑩瑩的綠色,縷縷的花香,婉轉的鳥語,盎然的春意讓您感受到春的溫暖,咱們現在又要帶您去宋朝最冷的一天——冬至。

冬至是我國古代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時間按公歷算是12月21日到23日其中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一個吉日,所以值得慶賀。

俗話說:“冬至大似年。”在古代,冬至非常重要,人們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的。先秦時,每逢冬至,君主們都不過問國家大事,而要聽五天音樂。百姓們也可不事生產,而在家盡情玩樂。漢代以後,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冬至這一天都是很熱鬧的。

宋朝時冬至是與寒食、元旦並重的三大節日之一,又稱“亞歲”“冬除”“二除夜”,有的甚至也稱“除夜”。

從冬至起,白晝逐日加長,黑夜一天天縮短。晝陽夜陰,天陽地陰。中國古代禮天崇陽,因此,冬至日祭天是歷代統治者都很重視的活動,是一項國家大典。

在宋朝,皇帝祭天的準備工作開始得很早,兩個月前就開始訓練車象。一共有大象七頭,前面有幾十面紅色的旗子,伴奏的鼓鑼鼙鼓也有十幾面。每只象有一人跨其頸,身穿紫衫,頭戴交腳襆頭,手執短柄銅刀指揮大象。大象到了宣德樓前,排成行,面向北面而拜。

祭天的過程很是復雜,儀衛眾多。祭天前皇帝要先行齋戒。冬至時,到皇城南郊圜丘祭天。祭天的儀式很隆重,也很煩瑣。皇帝只是按照禮儀官的引導完成早已熟悉的規定動作。冬至的朝會也很熱鬧,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參加這隆重的朝會。屆時,文武官員要整齊地排列在殿中,宋朝俗稱“排冬儀”。皇帝駕臨前殿,接受朝賀。如果您還想象不出,那就把元旦那天的朝會模式再復習一遍,基本就是那樣的隆重。

冬至對於普通人家也十分重要。哪怕您是東京城裏最窮的,或者拿出平時積攢的急用錢,或者幹脆去借,都要買套新衣服,置辦飲食,祭祀祖先。

這一天,也像元旦一樣,會開放賭博。當天車馬喧嚷,街巷擁擠,行人往來不絕。大部分的店家都在這一天都暫停營業,喝酒賭博,俗稱“作節”。

餛飩是這一天人們祭祀祖先和自己享用的最佳物品。這個習俗是從北宋都城東京開始流行的,後來也流行於臨安。當時有“冬餛飩,年馎饦”的民諺。有的富貴人家在這天會包上很多不同餡料的餛飩,叫作“百味餛飩”。

按宋朝的習俗,冬至這天,無論是官宦人家,還是普通百姓,都講究互相贈送禮物,甚至有“肥冬瘦年”的形容。金盈之的《醉翁談錄》裏談到,從寒食到冬至之間,沒有多少節日,因此冬至這天,大家熱衷於互相慶賀贈送禮物,而到了除夕迎新年,財力不及冬至豐厚,所以有“肥冬瘦年”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