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好男兒(三)(第2/2頁)

其中,如何在關羽北伐時坐收漁翁之利奪取襄陽,以全江河之險;以及如何在蜀漢崩潰時謀求東川以成山川之固,又成為通篇的重中之重。

文章很快就寫完了,洋洋萬余字,全部一氣合成,寫得非常精彩。放下毛筆,紀憶長出了口氣,看著自己剛剛寫就的文章,心想:明明可以憑文章聞達於天子,又何必去學武好古做小人呢?真是失算啊!看來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少折騰啊!

……

範之進這時則和一群河北東路的貢生在一塊兒考試,他還在不停咳嗽,一邊答著三十道經義題,一邊卻把緊緊皺了起來。

倒不是經義答不出來,而是時務策題目出乎意料,竟然是以古論今,名義上說三國,其實是在說宋遼夏——大部分人,都不會把遼當成“蜀漢”,而是把西夏當成了“蜀漢”,範之進也不例外。所以他想到的答題的重點放在了東吳怎麽拉攏蜀漢去對抗曹魏……於是,一道政治、經濟、外交為重點的時務策題,最後就被範之進寫成了半吊子的軍務策了!他以為在考武進士啊?

文章當然是好的,範之進就是個寫作文的專家嘛!可是內容就有點不能看了,他懂什麽軍事啊?還不就是瞎扯嘛,好在他也讀過武經七書,大戰略還是知道一些的,兵法名詞也知道不少,於是也引經據典寫了三四千字,看著還是蠻像回事的。

如果遇上一個不是真懂軍事的考官,大概可以給他一個“知兵”的評價吧?所以他的對策答得也算可以。畢竟現在五六千人中取500個左右的進士,真正能完全看懂題目的才幾個?

什麽?有人說題目出得不公平?

本來就是“時務策”嘛!通曉時務的,得分自然就高。只知道讀經的寒門書生那就馬馬虎虎答一下吧,只要文筆夠好,寫得東西也在理,還是可以中的,就是名次差一點……這個“時務策”其實就是給通曉時務的官宦子弟和現任官員“開後門”的嘛。

……

範之進的族兄弟範之文也開始寫“對策”了。他和範之進一樣,也把“西夏”當成了“蜀漢”。可是他卻想到了西夏是大宋名義上的藩屬……而東吳和蜀漢不是這個關系啊?

這個該怎麽寫啊?難道要把“蜀漢”寫成“東吳”的藩屬?這個……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脅迫劉備?或者幹脆讓東吳也學曹操,找個姓劉的(當然不是劉備了)立為皇帝,然後挾天子令劉備?好像也不對吧?

身為陽谷範家最後的希望之星,範之文居然被一道時務策給難住了,一時不知該如何動筆了!

……

在範之文不知道該怎麽寫文章的時候,白胡子老翁武忠義卻是落筆飛快,似乎找到了感覺。他的答題方向和武好文、紀憶是一樣的!

當然不是他熟知天下大事,一眼就看透了遼國的虛弱和大宋所面臨的危險。而是武好文在科舉大比前的一天,曾經和他討論過如今的“遼宋關系”,並且告知了遼國的虛弱和崩潰的可能。

他當然知道武好文的哥哥武好古是什麽人了?所以就用心記下了談話內容,今天一看就時務策的考題,馬上就知道該怎麽解了。他的文章雖然平平,但是時務策的關鍵是找對方向。方向對了,文章稍差一點也能看了。

這可真是上天保佑,要讓自己高中了!

白胡子老頭心裏那個激動啊!這可真是多年措大要熬成進士啦!自己真的要出頭了……東華門外唱名,金鑾殿上面君,還有金榜之下捉婿,然後就是一方父母官啦!一甲估計是進不去的,不過四甲、五甲也是進士啊!一個捉賊的縣尉可是穩穩的……

可是賊應該怎麽捉呢?老頭忽然想道,自己年紀那麽大了,又沒練過武藝,能捉到賊嗎?要不專門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