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地產興邦(二)(第2/2頁)

“找了。”王詵道,“找了智深大師和燒豬院惠明大師去念經,可是昨晚還是鬧鬼……還驚到了遼使蕭保先。”

聽了王詵的匯報,在場的宰執們都搖頭苦笑,這個王駙馬也是,找也得找道高僧啊,怎麽能找燒豬院和尚和魯智深那個酒肉和尚呢?

就他們倆,能把鬼魂超度了才是真見鬼了!

“要不就先給安排到別處去?”韓忠彥皺著眉頭說。

“下官在城西有個園子,可以讓遼使先在那裏住幾日,帶清理了都亭驛後再讓他們搬回去如何?”

王詵接著提出了建議。

曾布點點頭,對韓忠彥說:“就照王都尉所言上奏吧。”

都亭驛鬧鬼的事兒,在宰執們看來連小事兒都算不上,純粹就是個趣聞。所以也就沒認真討論,甚至沒派人去調查,就做出了決定。不過他們誰都沒有想到,都亭驛鬧鬼事件,根本就是一個近幸小人的拆遷陰謀……

……

駙馬王詵當然也是“拆遷陰謀”的參與者之一了!

從皇城出來,王詵也沒再回“鬧鬼”的都亭驛,直接就去了城外武好古的梨花別院。

這個時候,武好古、高俅,還有從延州趕回來過年的潘孝庵人都在梨花別院裏,一邊等著王詵的消息,一邊在商量“殿前武士”的後續。

日前的崇政殿問對只是定了大計,還沒有到落實呢!

500-1000個殿前武士可是一支相當精銳的武裝力量啊!背後還牽扯到最多150萬畝的土地和上百萬緡的安置費用。

這個差遣可一定得拿下了!

“我朝有殿前二十四班,原本都是諸軍精銳,如今卻成了儀仗,不能征戰了,否則也不需要殿前騎士了。”

潘孝庵首先提起了殿前諸班直的情況,在太祖、太宗朝,殿前諸班的戰鬥力還是很強大的。可如今卻成了樣子貨,只能充儀仗,不能作戰了。

武好古笑道:“國初時天下尚武,自然可以募集到諸班勇士。可如今文風太盛,富庶之家大都重文輕武,武士沒有了來源,諸班自然也沒有勇士可以募集了。所以只能走養士的路線,看看能不能替國家養出一些壯士了。其實樞密院兵學司的路子也是不錯的,住進城裏面,富貴了一百多年的勛貴子弟是不可能自己養成戰士的,只有從小送進兵學司那樣的軍學調教,有個十年八年的,肯定可以教出來。”

在古代中國,“進城”和喪失戰鬥力幾乎可以劃等號。無論什麽樣的精銳,一旦住進了繁華富庶的天下首善之都,再安逸上個幾十年,差不多就能養成廢物了。

大宋開國的那般將門,當然也是這樣的!即便沒有趙匡胤的富貴釋兵權,結果也不會有什麽不同。其實北宋的將門資本家和將門藝術家們還是不錯的,至少能給後世留下不少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而想要扭轉這樣的趨勢,也只有開辦軍校一途了。事實上,全世界在古代和近代維持軍隊戰鬥力辦法,也就是“封建采邑”制和軍事學校制兩個路線……當然不能辦北宋武學那樣的軍校。武學的毛病是把戰士和將軍“對立分割”了,只想培養將才,而不想培養基層的軍官。

當然了,本身沒有戰鬥力的“將”,是不會對北宋朝廷構成威脅的。而戰鬥力爆棚的憤青軍官,有的時候是很難控制的……反正歷史上沒有什麽封建王朝能牢牢控制那夥憤青。

所以對北宋王朝而言,最有利的軍事組合就是花錢雇傭來的壯士和本身沒有武力的“將”。

只可惜,武學裏面培養出的“將”根本不會掌兵。而沒有了尚武的風氣後,壯士也很難花錢雇傭到了。

高俅笑著搖頭道:“大郎,你真是想多了,現在武官多是蔭補,根本不需要會武功就可以做。如果要入軍學學個十年八年才能做,滿開封府的將門還不得跳起來?”

“說的也是。”武好古苦笑起來,“那我們還是先議一議怎麽把那1000家殿前武士安排好吧。十一哥,我看你也別再回延州了,在那兒能學到甚底?還不如把殿前武士接過手,安排妥帖了比啥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