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這很封建(四)

此刻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這個日子若是在開封府,正是才子佳人們外出踏青遊玩的好日子。那些散落在開封府周遭的莊園,更是綠樹環繞,鮮花掩映。不時可以看見林間水畔的野亭樓閣張起錦幔,擺上美酒鮮果,正有風流才子,青樓佳麗,在那邊聚會觀景,好一派文人逍遙,就是給個相公都輕易不換的。

可是此時此刻,在界河城外的奧家莊,卻沒有一點安逸風流的野趣。這裏本來就是一片牧羊的草場,現在已經被木柵欄圈了起來,一條不知名的小溪從中流過。倚著小溪,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建起了一座占地約有十余畝紅色宅院——也是用黃四郎“發明”的紅磚修建起來的。

院子還沒有完工,武好古等人抵達的時候,一個滄州本地的工頭正指揮著十幾小工在院子外的圍墻上抹泥灰——好好的紅色磚墻,非得偽裝成夯土墻,真是有點讓人無語。

看見林萬成一馬當先走來,那個工頭就快步走上前來唱了個肥喏:“小的風二,見過林大官人。”

武好古順著聲音望去,只看見一個臟兮兮的漢子,也不知多大年紀,胡子頭發都亂糟糟的,皮膚黑中透紅,一看就是曬出來的。

林萬成指著那自稱風二的漢子回頭對武好古道:“東翁,他原是界河上捕魚的漢子,漁村被界河商會整個買了,於是就在工地上做活,學會了砌墻抹灰,現在也是個匠頭了。”

風二聞言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俺可是開封府來的黃師傅的徒弟,砌的磚墻可結實了。”

“黃師傅?可是黃四郎?”武好古好奇地問。

“哪兒能啊。”林萬成笑道,“黃四郎是大都料,怎麽可能教他砌墻?那黃師傅原是給黃四郎家做工的奴仆,現在也上去了,做了大匠。”

所謂的“奴仆”,其實就是契約奴,在宋朝是非常流行的雇傭模式,並不是真正的奴隸。

“好好幹吧,以後這樣的莊子還得修上無數呢。”武好古鼓勵了風二一句,又對奧麗加說,“奧娘子,打賞他。”

“喏。”

奧麗加丟了一串銅錢,然後就和武好古一塊兒騎馬進了院子。這是個四進四出的院子。最外面的院子方法是用來養馬的,沿著圍墻修了一圈馬舍,其中幾間還養著幾匹小矮馬,應該是風二等人帶來的。

“好多馬舍啊。”高俅從馬背上翻下來後粗略數了數,“能養三四十匹馬了。”

武好古笑道:“騎士莊本就該產馬……真正的好馬,就得這樣養。”

騎士莊要想長久的保持活力,是必須有產業支撐的。而武好古現在能想到的產業,就是畜牧和產糧了——1500畝的莊子如果采用三圃輪作,應該可以產出不少糧食,同時維持二十匹左右的馬群,可能還能養一些牛羊。

而在這些產出中,最賺錢的無疑是養馬了。因為宋朝馬政的低效率和遼國、西夏的封鎖,良馬在宋朝的價格很高。一匹肩高四尺七的一等戰馬,300緡那是國家收購價。如果界河市舶司能按照這個價錢收購到戰馬,那是要記功的!

如果武好古在界河的馬場育種可以取得成功,並且向北滄州的騎士莊園提供馬種,那麽一個20匹的馬群(主要是母馬),一年產出三四匹一等戰馬都是可能的,這可就是上千緡的收入了!

若是能有1000個騎士莊園,那麽每年向朝廷提供3000匹一等戰馬也不是問題。到時候那個倒黴的群牧監也可以關門大吉了……

高俅一笑:“你又懂養馬了?”

“東翁說的不錯。”林萬成幫腔道,“養馬之事小老兒略懂……養得好馬須得配種保種,最忌散養。這千萬匹馬混雜在一起,便是任其自配,馬種就沒法論了。”

“可是漢唐的馬政不都是群牧?”高俅問,“不也養得挺好?”

“漢唐也講馬種的。”武好古說,“漢武帝為求汗血寶馬還和大宛國打了一場。唐朝則大量引入了西域良馬,以改善馬種。另外,漢唐並不只有馬政,也有大量的莊園私養。是群牧和莊園定牧配合,而且還可以從西域獲得良種。所以漢唐的群牧可以養出大量的戰馬,到了我朝就不行了。良種難覓,群牧監的馬也就越來越小了。”

群牧監的馬基本不進行人工幹預,采取的是草原牧養之法——北宋的馬政官員普遍認為草原養馬的方法比農耕之地要好,而且還認為野馬的馬種比家養的馬要好。

所以在這種盡可能模擬野生環境的養馬方法下,宋朝的群牧監養出來的馬就一代比一代小巧了——其實小個子的馬更加適應野生環境,高大的戰馬吃太多,太難伺候,放歸野外後很難存活。

高俅被武好古這一套套的話說得有點兒發懵,武好古則笑了笑,便回頭去和奧麗加說話,“奧麗加,我上回和你說過要給你的騎士莊園,此處如何?還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