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五)

大宋建中靖國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這個時候,遠在河套,坐鎮朔方的高太尉剛剛派出使者,將契丹大軍很可能南下秦王川的消息報告給制置使童貫。

在秦王川中部的鎮秦城周遭,卻還是一片安安靜靜,沒有半點大戰在即時候的緊張。

駐守在這裏的就是所謂大宋河西軍的主力,其實就是從熙河路、涇原路抽調出來的將近五萬大軍。主將是河西路兵馬都總管高永年,副將則是河西路都鈐轄種師極。都是西軍中成名久矣的悍將。不管是用兵還是武藝,都不是高俅可以比擬的。

可是在秦王川戰場上的戰績卻實在有點拿不出手,一座小小的秦王川城,打來打去都沒得手,最後不得不在察哥大軍到來時退保鎮秦城。

其實秦王川並沒多大,不過是河西走廊入口群山丘陵中的一片窪地,可以用來屯田屯兵,也就成了雙方爭奪的一個焦點了——說起來還是和後勤有關系。宋軍如果拿下整個秦王川,就能在這裏開墾種地,哪怕一年收獲個十萬十幾萬石的,也能喂飽兩三萬人馬。有兩三萬大宋精兵擺在秦王川,河西走廊起碼斷一半!

因為秦王川並不大,所以位於秦王川北部的秦王川城和位於秦王川中部的鎮秦城之間相距也就不遠了。

而雙方的大軍人數也不少,宋軍光是戰兵、輔兵就有五萬。西賊的兵馬更多,超過了八萬。

那麽多的兵也沒法擠進兩座小城,於是就在城外紮營。雙方的大營幾乎逼著對方,前鋒哨探,也都時時刻刻保持接觸。

遠道而來的察哥大概是接連在高俅手上吃敗仗,看到姓高的宋將都有點發怵了吧?反正一連多日都反應軟弱。除了用遊騎遮護自家大營之外,根本不出陣來挑戰宋軍的營盤。倒是高永年和種師極還時常派出步騎去西賊營前挑戰罵陣。

不過隨便怎麽罵,察哥都打定了主意當縮頭烏龜了!

而察哥的龜縮,對於高永年、種師極而言,卻不是什麽好消息。因為察哥那麽多兵馬駐紮不動,很有可能是打定了和宋軍拼後勤。

可是在河西戰場上,後勤始終是宋軍的心病!

河西的背後只有一個熙河路,並不是什麽富庶的地盤。都是大片的山區,只有少數的山谷、河谷適合開墾。而且交通又忒不方便。相比之下,西賊背後的興靈之地和河西走廊要富庶的多。

而且西賊在秦王川周圍是有基礎的,他們很可能已經將囤積在仁壽山城的糧草全都搬去了秦王川城……

不過大宋和西夏的整體實力相比,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別說整個大宋,就是陜西六路的人口、財富、兵力,都可以碾壓西夏。之所以讓西夏囂張了那麽多年,多半都是瞎指揮鬧得。

而素稱知兵的鐘傅,在去年河湟之戰的時候也瞎指揮了一把,錯失了趁亂奪取仁壽山城存糧和秦王川的機會。

所以現在只能依靠從熙河路、涇原路動員出來的海量的民夫、輔兵、物資勉強支撐著和察哥對耗了。

秦王川的仗打到現在這個份上,已經沒有什麽好說的,無非就是拼消耗。

河西軍上下,對這個道理是再清楚不過了。

可是在後面的水波城督促物資轉運的鐘傅,提起這個就忍不住要唉聲嘆氣了。這一輪的宋夏之戰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了。東線的陶節夫、童貫、高俅,已經撈得盆滿缽溢。西線的呂惠卿、王厚也有不少老本可以啃。現在又有契丹屯兵河套河北草原,給了大家一個勝利停戰的借口。所以大家都想著早點停戰,不怎麽積極支援河西軍了……

哪怕是高永年和種師極,也都萌生了退意——留著西賊其實也不錯啊!現在朝廷已經有了府兵,已經有點看不上募兵了,西軍可也是募兵啊!如果沒有了西賊,呵呵,大家的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所以無論熙河路還是涇原路,總是想盡辦法拖延供應。負總責的陜西路轉運使司也是一個勁兒的叫苦,又是府庫空虛,又是百姓疲敝,就差明言早點收場,大家過幾年安生日子再說了。

可是別人能收場,鐘傅卻不大好收拾。因為沒有他上一回攪局,秦王川早拿下多時了!

而且鐘傅上面的蔡京也要他在秦王川頂著……只要不退就行!

可是鐘傅也不是不知兵的書生,他的官位可是用軍功換來的。他怎麽不知道後勤現在卡著秦王川這裏五萬大軍的脖子?

是的,眼下五萬大軍還沒有斷糧的危機。送到軍前的帳篷、木料、器具、被服還有發給大兵的犒賞也夠用。

可是軍中的儲備總也積攢不起來!如個秦王川宋軍背後,由無數民夫輔兵大車小車組成的長長運輸線出點什麽問題……比如中斷個十來天,大軍可就有斷糧的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