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天理為體,實學為用(第2/2頁)

蘇轍捋著大胡子:“真是難為正叔了……那武好古開辦了雲台學宮,雲台學宮的弟子門人現在又進入了青城學宮、格致學宮、三大軍學院……唉,真是越來越壯大了!”

程頤現在是小門小派,手底下沒幾號人。而武好古這邊徒眾無數!如果要細細數一下,從雲台學宮、騎士學院等處出身的人才,2000個都不止了。而且還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培養新人,其中當然不乏俊傑之士。大家夥兒一塊兒上,程頤怎麽能招架?

“如果老師也能有一所學宮就好了!”侯仲良深以為然地說。

“學宮好辦!”蘇轍道,“現成就有一所。”

“相公指的是……”

“辟雍學宮!”蘇轍道,“只是辟雍學宮應該教什麽呢?”

蘇轍並不想向商人募集資金開辦自己的學宮,但是他也不會完全放棄教育陣地。所以進一步改革太學,就成了他的不二之法了。

辟雍學宮在蘇東坡執政的時代,其實也是雲台一系的地盤,還培養出了一屆生員。

但是在蘇東坡、黃庭堅相繼去世後,蔡京和蔡卞兩兄弟就把辟雍學宮大改了一番,把雲台系的老師都輦跑了,又找了一批老儒去授課。他們自然教不了實學派的課程,結果就只能改回原本的儒家經義。

後來蔡京、蔡卞雖然下台了,可是蘇轍和張商英也沒把雲台系的老師再請回來。

所以辟雍學宮就從一所實證學派的“大學”變回了儒家太學。裏面的不少生員,還因此轉學去了青城學宮和格致學宮——那些已經念完了預科和外舍、內舍的生員,在青城、格致學宮看來,也是難得的財富啊!只要再教上一年就能成才,並且轉為自家的老師了。

不過蘇轍和張商英也知道不能讓辟雍學宮變成一座“廢柴學院”,要不然將來的天下就是實學派的了。

這也是程頤被請來開封府的原因!在蘇轍的設想中,辟雍學宮應該成為一個考試晉升體系的最高峰,下面應該是地方府學和更低一級的鄉(縣)學。讀書人通過考試,就能一級級的從鄉(縣)學晉升到辟雍學宮,最後成為朝廷的官員。

“天理為體,實學為用!”程頤摸著自己的胡子,“辟雍學宮應該以此為宗旨培養人才!”

“天理為體?”蘇轍想了想,點點頭,“的確是非天理不足以抗實證啊!只要能克制一味求進取之謬誤,循天理之道德,實證之用當能造福天下。”

蘇轍的觀點和程頤一樣——他們都是真正的大儒,當然知道武好古的實證派體系正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完善。靠“德”和“仁”是很難與這對抗的。

因為“德”和“仁”並不是真正的大道。而“天理”才是真正的大道——為什麽要行仁德?因為仁德代表天理!“存天理”就是行仁義道德,“滅人欲”就滅掉資本主義邪惡的欲望。

如果沒有天理之說,那仁義道德就是一種倫理了,人類的倫理怎麽能和宇宙萬物之大道相比?要能比的話,儒家也不會讓和尚老道搶去那麽多地盤了。

當然了,天理學說也不是沒有漏洞。用這個學說對抗實證派就相當於天方教大哲學家鏗叠(坑爹?)用萬物有源論吊打亞裏士多德。

程頤的源是天理,鏗叠的源是真主。但是鏗叠有真主在世間最後的使者先知穆罕默德做靠山,而程頤卻沒有辦法把孔子說成天理在世間最後的使者……他要這麽說,馬上就會被全天下的儒生唾棄了!好好的大儒就要變成神棍了!

不過以程頤為首的理學也有一點有利因素,就是武好古的水平有限,沒有辦法構建出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哲學體系。

他只是“提出”了實證主義和理性主義,並沒有能力將其完善。即便是雲台學宮裏面人才濟濟,也得花上好多年進行思考和辨析,才能逐步形成完整龐大的哲學體系——除非有人能把全套的亞裏士多德著作帶回雲台學宮……

哦,那個人好像已經快到巴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