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維新變法裱糊(七)(第2/2頁)

但銅錢不一樣,宋錢終究是主流。如果因為大宋朝廷的幹涉,讓“共和通寶”出現折價,那大周銀行就虧了。

“鑄成政和通寶當然沒有問題。”沐公陽想了想,又道,“不過咱們大量鑄造小平錢本就替宋國解除錢荒,再用‘政和通寶’的名義,不就成了給大宋銀行幫忙了嗎?雖然鑄錢有點薄利,但是所獲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下官覺得,還是大明大放的鑄造共和通寶為好。就用‘共和通寶’去搶宋朝小平錢的風頭!然後再讓人去開封府的報紙上刊登文章,說咱們發行的小平錢劣質,成色不佳,乃是奸商圖利。”

“為什麽要這麽說?”武好古有點奇怪。“你就不怕咱們的小平錢不是發不出了?”

沐公陽笑道:“元首,以下官對宋國那些文官的了解,他們一定會迫使大宋銀行發行比共和通寶成色更好的銅錢。”

“倒是有可能。”武好古點了點頭,笑道,“那幫文官死要面子……咱們要發行五成銅的小平錢,他們起碼發行七成銅的小平錢。”

沐公陽冷笑道:“然後咱們就推高銅價!讓成色較好的宋錢退出市場。”

“可銅價要怎麽炒高?”武好古感興趣的問。

潘興業接過問題道:“元首,在下有把握大幅推高銅價!”

他稱自己為“在下”,是因為他現在沒有官身了!周國的“官”不怎麽值錢,值錢的是公民等級。潘興業是勛貴公民,他之前擔任的大周銀行總管則是一個政務官。卸任之後,就沒有官身了。而他現在任職的天津銀行則是一個商辦銀行,大掌櫃也沒官身。

雖然沒有官身,但是天津銀行大掌櫃的年入是大周銀行總管不能比的——大周銀行總管拿得是共和執政府的俸祿,每個月不過300銀兩幣,一年就3600塊(銀兩幣簡稱“塊”),收入不低,但也不是什麽“打工皇帝”。

而且整天給元老院和報紙盯著,大周銀行制度又嚴格,沒什麽地方去撈錢。

天津銀行大掌櫃則是拿年薪加提成,一年十萬塊都算少的!

所以勛貴公民潘興業才會從大周銀行的總管變成天津銀行的大掌櫃。

而接任的沐公陽在開封府主管萬家地產業務多年,早就賺翻了!回到天津之後就回到了政壇官場,進入大周銀行任職。並且在潘興業離職後成為總管!

這種政商兩界跳來跳去的情況在宋國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周國卻是稀松平常的。

那位理性派的大佬李綱在投靠武好古後,就被安排出任了遼東銀行的總管和燕山大學的山長(校長),在其父李夔隱退定居京東商市後,才正式出任官職,現在是知燕山府事。

回過頭再說“打工皇帝”潘興業,他說真正的金融專家,身邊還有一群雲台學宮商學院的高材生輔佐,當然有辦法操縱銅價了。

而他操縱銅價的辦法也很“現代”,就是利用佳士得交易行的黃銅期貨。期貨的概念唐朝肯定就有了,聶夷中的《詠田家》中就有“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的詩句,形容的不就是期貨交易?

到了宋朝,商業繁榮更上了幾層樓,期貨交易就更加多見了。不過將期貨交易和大宗商品還有佳士得唱賣行結合起來,卻是蘇大郎的手筆。

他在開封府主持共和行的時候,就把共和行下面的佳士得行打造成了一個類似交易所的唱賣行。

等到武好古割據燕地時,佳士得行天津交易所就正式掛牌成立。佳士得行的唱賣和交易所也就正式分拆。

而在佳士得天津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主要是大宋商品,比如面粉、黃銅、石炭、木材、棉花、羊毛、牛皮、羊皮、生鐵等等。不僅有現貨交易,而且還有期貨交易。

佳士得天津交易所的期貨、現貨交易情況,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通報給京東商市,成為京東商市的大宋商品定價的一個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