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西夏老爺國

大宋宣和八年四月末,西夏,高府城東南,謝恩山。

謝恩山原名謝爾達爾瓦紮山,在趙乾順將自己的母親小梁太後從大宋迎回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宋天朝的感恩,才改名為謝恩山的。

在改名的同時,趙乾順還下令在這座可以俯瞰整個高府城的山嶺上修建一座宋朝風格的宮殿,起名為謝恩宮。

謝恩宮的名字不大有氣勢,不過宮殿卻修得氣勢恢宏,極盡奢華。墨娘子在錫蘭島上的光明頂和這裏一比,就難免有點小家子氣了。

謝恩宮是依著謝恩山的山坡修建的階梯式宮殿。遠遠望去,就能瞧見宋式的亭台樓閣,層層疊疊,依著山坡堆疊而上,一直修到了山頂。

修建謝恩宮所用的材料也堪稱奢侈,不僅使用了產自阿富汗的名貴石材(大理石),還千裏迢迢從天竺運來了名貴的木材。

至於擺放在這座謝恩宮中的家具,則一律用天竺最名貴的小葉紫檀為原料,由天竺國技藝最高超的木匠精心打造,每一件都堪稱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這座謝恩宮,雖然只是一個宋朝屬國的王宮,但是它的奢侈程度,卻遠遠超過了開封府的瓊林宮。

毫不客氣的講,這座謝恩宮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奢侈到糜爛的氣味。就連守衛王宮的衛士,也都是一身富貴逼人的氣息。連身穿的鎧甲,都做成了精美的工藝品,鑲嵌上了鎏金的裝飾。手裏的家夥,都是用烏茲鋼打造的精品。刀鞘和刀柄上,同樣用黃金和寶石進行裝飾。

本來西夏的軍隊,就是一支窮困到極點的窮光蛋軍隊。黃金白銀的裝飾品那是只有君王才能擁有的,普通的西夏士兵連銅錢都見不著幾個。現在倒好,個個都變成穿金戴銀的暴發戶了。

就這麽一支穿金戴銀的軍隊,如果再遇上西宋、東宋的騎士府兵,會不會變成被搶劫的對象?

不過在天竺這裏,這支穿金戴銀的軍隊,卻是天兵無敵一般的存在。

趙乾順、趙忠順和李合達(蕭合達)三位,也都變成了軍神一般的人物。不止一次率兵入侵天竺腹地,打得各路蘇丹、埃米爾、國王、領主,全都跪地求饒。無數的金銀財寶還有美人兒,都成為了戰利品,被帶回了拉合爾和喀布爾的宮廷。

而追隨趙乾順、趙忠順翻山越嶺來到天竺和阿富汗的西夏漢人勇士,也都個個發了大財,變成了高貴的老爺兵——可是真正的老爺!家家都有幾百畝的田莊,而且都是那種高產豐產的好田。不用自己耕田,都交給種姓低賤的天竺賤民去種。每家老爺兵,都有十幾二十戶賤民可以奴役。

在富饒的信度河中上遊兩岸的平原地帶,到處都是老爺兵們的田莊!

超過十萬戶老爺兵和他們的家人,就在那裏過著人上人的好日子。

全都是“此間樂,不思蜀”了……

哦,順便一提,現在的西夏老爺國並沒有征服整個印度。

辦不到,也沒這個必要。

辦不到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印度的氣候實在太折磨人。現在老爺們盤踞的阿富汗和印度東北角的信度河流域,還有大小勃律(克什米爾)一帶比較涼快。再往東往南,可就要熱出人命了。

所以趙乾順、趙忠順兩兄弟統治的土地,往東也就到後世印度的旁遮普邦。再往東,也就是德裏(迪盧)一帶,現在歸屬了西夏在天竺國的盟友波羅王國。

這個波羅王國的“波羅”意為“護法”,意思護衛佛法,自然是個佛教王國。波羅王族信奉的佛教的密宗,和西夏算是有共同的信仰,又一塊兒對抗天竺的天方教和婆羅門教,也就成了天然的盟友,而且還聯姻通婚,互為依靠。

此外,統治吐蕃的西涼王國,也進入了天竺,占據了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尼婆羅地區,也加入了西夏和波羅王國的聯盟聯姻,在天竺組成了一個三國同盟。

而這個三國同盟所對抗的,則是被驅逐到天竺中南部的天方教古爾蘇丹國和婆羅門教的注輦王國,以及另外一些信奉婆羅門教的天竺小國。

不過這兩個同盟在天竺土地上的對抗,並不是你死我活的。

因為西夏和西涼的人馬都受不了天竺中南部的酷熱,根本不存在完全征服天竺的動力,自然也就滿足於獲取財富了。

而天方教和婆羅門教一邊則是腹背受敵,大宋和大周的海上力量在西洋上對天方教、婆羅門教的海商構成嚴重威脅。

相比之下,西夏、波羅、西涼三國聯盟的威脅反而更小一些。

所以古爾蘇丹和注輦王朝寧願向西夏、西涼進貢,以避免毫無意義的損失——他們當然打不過西夏、西涼了。

而對於現在西夏來說,一方面可以從信度河流域獲取大量稅收;一方面又能得到波羅王國的饋贈。日子過得太悠哉了!如果能一成不變的混下去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