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2/2頁)

至於那些本來就有子女的,更是惡心的臉皮抽搐。

女子十六不嫁人要繳稅,男子二十不娶還是要繳稅,繳稅繳稅,繳你娘個稅。

多子多福,多子多稅……誰想出來的缺德點子,無數船上好漢恨不得沖到洛陽把留守京城的砸碎剁了喂狗。

不過這些底層糙漢了解到的公文,只是大概,真正細致的,卻還在廣州交州這等嶺南邊陲之地。

只是新政試點,多在港口,也是稍稍讓有心人琢磨其中的味道。

再想起“以奴換奴”的傳說,以及東天竺北天竺諸邦的十幾年混戰,這幾年眼界得到極大擴張的唐朝土豪,紛紛揣測其中的好處到底有多少,才讓朝廷直接豁出去臉皮,連哄帶嚇的這般催促生產。

武漢沒有被用作試點,自然是有考量的,也沒誰敢在武漢瞎搞,實在是武漢是個大錢倉,不能隨便折騰,安安穩穩在某條土狗操持下穩定發育就好。

不過武漢人民群眾吃茶的光景,便從《武漢晚報》上了解到不少消息,一時間也是民間熱鬧,政商激動。

“這李景仁的爹,有點意思啊。”

“夠狠,逼迫交州蠻修通真臘道,又將交州反叛洞蠻盡數運往儋州崖州為礦奴。這不聲不響的廢物,居然也能有這等本事。”

“李道興被削爵之後,居然能絕地翻本,倒是讓人刮目相看。”

“李景仁的商號,原來還下過這等黑手?在真臘圈了地不說,還受真臘國主所邀,驅逐叛逆,剿滅山匪?”

“原來驃國莊園的人丁,是這麽來的?萬萬沒想到啊。”

幾年中發生的事情有點多,李道興和杜正倫如果沒有新式工具新式藥品新式產業結構,也只能空耗人生,守著一點點本錢看能不能臨死攢個棺材本。

然而現在卻是大不相同,交州、歡州、愛州的稻米產量連年翻番,水牛的存欄量已經超過了廣州,這使得李道興和杜正倫,僅僅以“糧倉”來看,起碼是比廣州要強的。同樣都是海運,交州米並不會比廣州米成本更高。

而除此之外,和廣州不同,交州、愛州、歡州的地位有些特殊,所以杜正倫和李道興,在“域外”可以幹一些中國絕對不可以幹的事情。至少是名面上不能夠幹的事情,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自然也是可以做一做的。

雖說不至於占個基業造反,更何況他們的基業也不是交州歡州之流,而是自己的家族存續,但就像李道興一心拼打的目的,只是為了給繼子李景仁留一份家業,杜正倫同樣是為了杜氏絞盡腦汁。

原本的士族風流,遠不如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利潤來得有用。

借著朝廷大政的東風,不管是李道興還是杜正倫,開始非常強勢推動漢蠻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