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

“大人,這裏就是揚州?”

順著運河南下的客船越發多了,以前是“煙花三月下揚州”,到如今,不管是不是三月,腰纏飛票的男子都要下揚州。

船頭的青年雖然喊著“大人”,只是他的大人也不見得就老氣,反而同樣年輕俊逸,美髯隨風微動,艙內女郎見了,頓時傾心。

“舊年江都一場夢……”

念叨完,眼神略顯落寞的男子看著自家兒子,拍了拍肩膀,“為父在揚州這裏,有個相識,是個大才,大哥若能拜他為師,最好不過。”

“大人說的是誰?”

“江淮名士李總編。”

聽自己老爹這樣一說,做兒子露出了一副驚異的神情,顯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老子居然還認識這樣的人。

艙內本就中意父子二人的女郎們,聽到做爹的居然認識“李總編”,更是眸含秋水杏眼含春。

嘩嘩作響的水流聲不絕於耳,不遠處的河堤旁,揮舞著長杆的趕鴨人正呼喝著鴨群,到一處閘口,就見有民船棧橋,只是多了河道大使的招牌,顯然也是拿了批文的。

就見那些隨意停靠的船兒,多是一些小漁船,或是不大的貨船。

甚至還能見著青衣麻布的船娘,極為熟練地將一筐筐的鴨蛋搬上自家搖晃不已的小船,然後對方則是從她那裏搬走一筐筐別的物事。或是印染好的青布,或是不成匹數的白絲。

“都說淮揚富庶,往常只是聽聞,如今見這船娘打扮交易,便知曉百聞不如一見。”

說著,做爹的指了指一個船娘,“大哥你看,那女子其實是個愛打扮的,旁人瞧的不真切,但若拿到手裏,便知道那頭上的,不是銅釧,而是做舊的金釧。”

青年雖然在聽,卻心不在意,滿腦子都是“李總編”三個字,若非船東喊了一聲“靠岸嘍”,他魂靈還沒有歸位。

靠岸之後,青年才訝異地說道:“這裏怎地同京城一般,居然還分了客貨的?”

“哈哈哈哈,這小郎說的甚麽話,本就是淮揚、蘇揚先分了客貨,這才傳去京城的啊。”

旁邊有個壯漢,腰間挎著橫刀,牛高馬大卻是爽朗,並不會讓人覺得恐懼。只見他沖父子二人抱拳道:“俺差事在身,先行別過,將來有緣再會。”

父子二人還禮之後,那壯漢就大步流星,直奔城內去了。

揚州治所是個大城,雖久經戰亂,如今卻恢復的不錯。不僅揚州如此,便是楚州也是恢復的很好,淮揚二地工商再起,不輸蘇杭多少。

“這城外新辟工坊竟然如此之多,較之京城,也不遑多讓。”

京城居行大不易,青年是大有感觸的,但一看揚州地界,居然更加紛擾,便曉得江都的房價,怕是不會太低。

“兩位,是要尋客舍短住還是找個宅院久居?俺是江都本地人,做個中人營生,這東城城外的房舍院子,俺都是一清二楚。若是尋俺淘換,必不會讓兩位失望。”

父子二人正要進城,卻猛地躥出來一個人,沖父子二人連連推銷。一邊說話,還一邊遞過來一張紙,只看見紙上印著的,卻是城內城外各等屋舍租金,還有酒肆落腳客舍的住店價錢。

只掃了一變,做父親的便眉頭微皺:“老夫前年來時,也不見恁般貴的。”

“哎呀,老客也說了是前年,前年城東三進宅院,不帶閣不帶樓的,如今都翻了一倍多。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日’,俺看老客也是個讀書人,怎忘了‘刻舟求劍’呢?”

青年一聽,頓時一愣,萬萬沒想到這揚州地界,一個做中人的小廝,竟然也知道“刻舟求劍”。

“太貴太貴,不要不要。再說,老夫在揚州這裏也是有友朋的。”

那做中人營生的小廝一聽,呵呵一笑,直接把印刷紙收了回去,然後沖父子二人作了個揖,轉身就去尋下一家了。

“這……”

青年更是哭笑不得,他父親更是搖頭道:“早就聽聞江淮沾染魔都邪氣,果不其然。”

只是提到魔都二字,倒是讓青年興奮起來,連忙問道:“大人,聽說‘李總編’同張江漢乃是故交,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似乎是回憶著什麽,組織了一下思緒,他才和兒子道,“舊年‘忠義社’中,張梁豐最倚重之人,就是‘李總編’。西京終南山所出的宣紙,操辦之人,就是‘李總編’。”

“‘李總編’定是張江漢手足兄弟。”

“這話說的倒也不差,老夫同鄒國公大公子交往多年,彼時薛禮尚在長安,這二人尋個‘捉刀’,泰半是尋的老夫。故而老夫知曉張梁豐同大公子往來不多,反而二公子三公子更合張梁豐行事。”

正說著,卻見一駕馬車出了城門,不等父子二人反應過來,就見車把式沖他們喊道:“遊韶兄!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