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2/2頁)

“還請使君教我。”

“教主以為武漢之獠民,過活如何?”

“雖是清苦辛勞,卻是多有結余,二代之後,必有小康。”

“嗯。那上岸‘海角奴’呢?”

“此皆有類牲畜。”

“嗯,教主言之有理。”

“?”

阿羅本沒反應過來,但很快就明白了過來。和法蘭克王國、新羅馬、波斯那種赤裸裸的盤剝不同,唐朝顯然要文明的多,遮掩的也更加漂亮。

“地上魔都”幾無世族,尚且還有悲慘“奴工”有類牲畜,更何況原本就“敲骨吸髓”等若日常的老大世族?

景教流走上層勛貴之見,雖然時常以“苦行僧”的形象出現,可這種“苦”,也就是和貴族富豪們比,跟京畿郊縣的莊稼漢比起來,那也是能保證一日兩餐甚至三餐不愁的人。

而阿羅本自西而來,見慣了吃相比唐朝世家還要糟糕的“奴隸主”,其感受自然是不一樣。

唐朝盤剝“外族”,固然也是敲骨吸髓,但諸族頭人一旦歸降,就是“顯貴”人前。這個“顯貴”的代價,泰半都是拿自己人當墊腳石,固然三五代之後,可能死了一批批人就忘記了這一茬,然後墊腳石的後代們,居然就擁戴了敲骨吸髓貴人的“後代”,也是講不清楚的。

但在此之前,帝國敲骨吸髓的手法從來不是自己動手,而是指派人員,前去敲,然後拿過來給自己吸。

李思摩只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敲骨”奴仆,絕非“吸髓”之人。

作為“吸髓”的體面人,李董可以允許李思摩搶著“敲骨”,但什麽時候批準李思摩也可以參與“吸髓”了?

江漢觀察使張德老大人給阿羅本大教主一番“開導”,頓時讓他嘆為觀止,並且對張德老大人無比感激,畢竟,萬一哪天自己浪的飛起,情不自禁地飄了起來,豈不是要忘了李董手裏的刀還特麽挺鋒利的?

“原來如此,怪不得郡王如此惶恐。”

“裴寂這般人物說弄死就弄死,他算個屁。”

老張很是粗暴地不屑說道。

倘使沒有國家的限制,讓裴氏和阿史那思摩部火並,思摩那幾萬人馬都不夠看的。更何況裴氏押寶多方,現在照樣有高官厚祿之輩,軍中將校也不是閑散廢柴。可這樣又如何?裴寂就算是眼淚鼻涕一把,不終究是滾去和羌人作伴,還被羌人說著要擁戴當皇帝……

老衲以後“斬妖除魔”,一定要從心而行啊。

阿羅本大教主內心是相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