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2/2頁)

“早先我讓龐缺去潭州看了看,用時兩個月,主要就走了三個地方。漣水的湘鄉,瀏陽水的瀏陽縣,最後就是淥口戍。漣水和瀏陽水,相對人少地多,種植油菜,可以依托水路,在長沙縣集散。現在是臘月,明年開種油菜也來得及,到油菜收獲,當年就有菜油,拿來應急,綽綽有余。”

武漢一地的糖、鹽、油、米、炭等廚房消耗品的用量,哪怕人均再少,攤到一百多萬人身上,而且都是相對都有“經濟自主”的人口身上,總量就很誇張。

如果漣水和瀏陽水兩地,一半左右的耕地拿來種植油菜,基本就能解決武漢地區的食用油缺口。

動物油脂雖然進口量同樣很大,但主要消耗並非是被吃掉,而是工業生產活動中,典型就是鯨油,本來應該量大管飽,可因為武漢出現了“三班倒”,僅僅是照明用的“鯨油燈”,一個生產車間,少則二三十座,多則一百五六十,根據不同的生產類型,有著不同的規模。

而除了工場,不少民間富戶,同樣也是用“鯨油燈”,照明用工業用的量大了,吃到肚子裏的,自然就少了。

“所以我已經和總督府提了此事,房相準備在漣水和瀏陽水兩地,再設兩個‘油倉’,多的我就不必多說,想必會後你們討論,也只會說這是兩個‘肥缺’。”

眾人想要笑,卻也不敢,畢竟,“肥缺”不“肥缺”的,私下裏可以說,冠冕堂皇拿出來講,這不是有損“官聲”麽?

“此兩處‘油倉’因為要緊,所以臨時歸‘湖南土木大使’管,理由麽,供應工程用量。但臨時差遣,早晚都要散,所以房相決定,待看來年成效如何,要是妥帖,就歸置總督府內,同湘鄉縣、瀏陽縣合並了去。”

如此一說,眾官僚來了精神,照這麽個說法,豈不是做了兩個縣的縣令,就平白多了個“錢袋子”?

固然這個“錢袋子”是歸總督府管的,可只要在眼門前,混個臉熟,弄點油水,這不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麽?

一時間,會議室內,居然比剛才還要安靜,眾人不約而同陷入了大波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