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2/2頁)

再說了,因為去武漢那回瘋狂集資,他在揚子江兩岸的人脈關系……還別說,真的挺雄厚的。

別人不好講,但他杜二郎說是要在長安洛陽賣海產,還真是個不愁的。

“那就好。”

抄起筷子,夾了一塊肉,咀嚼了一會兒,杜構才看著張德,“往後還是有勞操之多費心。”

“自家兄弟。”

張德沒有說多的話,指了指酒杯,“都在酒裏。”

三人拿起酒杯,輕輕地碰了碰,然後沖杜如晦的遺像敬了一下,這才一飲而盡。

宰輔人家有宰輔人家的變化,尋常街坊自有尋常街坊的命數。宣政總制院前腳成立,朝廷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鼓勵生產”,並且第一次有組織地補貼“海外”。

比如說朝鮮道,現在種地,凡是有唐朝戶籍的,就能免稅三年五年七年不等。再比如說東海宣政院的第一份文件,就是關於減免各部提督治下“稅賦”的。而此時在扶桑地,農事稅賦是極低的,反而是商業“保護費”非常高,因為收的人多,一茬兩茬三四茬的。

現在減免“稅賦”,等於就是唐朝作保,為本地區的工商貿易背書。至於誰能受到照顧,這毫無疑問的,肯定是唐人自己。

那麽如何拿到唐人的資格,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至於唐人之外,那毫無疑問還是要承擔舊有的“負擔”。

“進奏院”方面提交上去的,表面上是成立“宣政總制院”,但因為東海諸地的“加盟”提督陸續到位,這可是掏了錢的,自然是要盡快地回本。

於是乎,在“東海宣政院”一把手還在家裏“守喪”的時候,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的“淘金”……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