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進步

兩京的熱鬧對底層百姓幾乎沒有影響,太陽照常升起,蒼頭黔首繼續幹活吃飯,天子堂裏的表演,給他們看也不看,還要上班呢。

“這道題其實要變個思路,你們初看這道題,看到圖形上有速度v,於是就想著用動量定理卻解決。結果毫無疑問是做不出來,全班六十四個人,只有龍莪做了出來,他的思路就不是‘望文生義’,而是先做了受力分析,用Ft沖量來解決……”

漢陽城的一處補習班內,穿著大褲衩、短袖還有芒鞋的老師正在黑板上講解題型,學生們一個個做著筆記,偶爾有幾個犯困的,也立刻拍了拍臉頰,強打精神繼續聽講。

整個教室都是敞開了通風,過道裏也有冰塊,也有風扇,不過是水力驅動用來驅散熱氣的。

漢陽這裏還是比較有條件的,像江夏就比較艱苦,補習班大多都進山。或是山北的林子,或是直接就是進山洞。

周邊一兩百個山洞,內部都重新加固裝修,改成了避暑的地方。

江漢觀察使府的官吏家屬,每年都會申請前往這些地點消暑,雖然開支上會增長最少三四成,但和在家裏受熱煎熬比起來,這多出來的開支,又顯得微不足道。

“觀察,今年要是再增加一門化學的話,學生們會不會學不過來?”

“你也太小看人的大腦了。”

帶著人視察補習班狀況,這是每年都要例行做的事情。當然和老張非法穿越之前不同,江漢觀察使府不是為了打擊遍地叢生的補習班。

正相反,誰的暑期補習班辦得好,成績斐然,就能拿到一筆府內的補貼。

這是專款專用的補貼,教育署都伸不了手,因為走的是府內財政,是很明確的政府補貼。

“再開十幾二十門課,都不會學不過來。”

老張說著,又道,“今年除了要新增化學,還要增加自然課,除此之外,文學鑒賞課一定要辦好,各種類型詩詞要是不夠,去尋崔總編就是。”

“是。”

“教材怎麽編,一定要經過公議討論,做好幾個版本,試運行一個學期,成效如何,學生的成績單,會給出答案。”

“是。”

至於說思想品德教育……三令五申成文成憲,還不如日常中的言傳身教來得有效。

當然了,比言傳身教更有用的,就是孫師兄搞出來的一系列法律法規。

亂扔垃圾?沒問題,你扔好了,隨便扔,家裏有礦當然可以扔嘍。

解決不講衛生亂扔垃圾的最好辦法,就是罰款。

罰到你想要扔垃圾的時候,都會發抖,自然就開始講衛生有素質,公德心自然而然地就上來了。

靠自律,靠宣傳,那還不如去廟裏面拜一拜麥鐵杖,讓麥公顯靈,那大概是還有點玄幻的色彩,興許能成。

老張並沒有刻意地塑造一個全新的世界觀、方法論出來,或者說創造一個全新的制度去讓人適應,他也沒有這樣想過。

貞觀朝是貞觀朝,歷史是歷史。

對這個扭曲到變態的貞觀朝來說,他們所處的,不是什麽歷史,而是當代。

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削足適履這種事情,雖然老張是一條工科狗,可不代表他沒有聽過這個成語。

實際上,貞觀朝上上下下各種勢力、階層,他們二十五年來碰撞出來的火花,已經讓貞觀朝迥異於前朝。

貞觀名臣都說“唐從隋制”,但這個“隋制”,到現在還能剩多少,實在是不好說。

不管是軍功武勛集團,還是說山東世家聯盟,在貞觀朝的影響力,想要達成歷史上前輩們的水平,基本沒有任何希望。

甚至可以這麽說,貞觀大帝是最不怕各地軍頭造反的皇帝。

因為“天命”在他身上,全國六百多個軍州,只要是上州雄州,其城市居民,已經有了強烈的唐朝歸屬感。

這是有別於以往人們對於“叛逆”的唾棄,其內在邏輯,絕非是因為“君臣”的綱常,而是樸素的“敵我”矛盾。

也就是說,當一個地方軍頭,通過多年的經營,各種忍辱負重,各種臥薪嘗膽,終於從軍頭變成軍閥,然後他起兵造反了……和傳統不同,這時候絕非只有“世受國恩”的貴族官僚,那些普通的城市民,同樣會意識到“敵人”來了。

“敵人”要打破和平,“敵人”要搞壞我的生活。

這種意識,絕非是因為樸素的城市民要向皇帝“效忠”,而是純粹的維護自己的利益。

即城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未來願景,和這個國家,終於契合在一起。

老張能觀察到了這種變化,但這種變化,會演變成什麽模樣,他並不知道。同樣的,當看到帝國中的貴族迅速分化,有的人開始盡力擁抱皇權,而有的人,卻也開始揮舞起手中的小鋤頭,挖帝國主義的墻腳可能不算,但從皇權那裏摳摳搜搜,當真是勤勤懇懇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