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七月上旬

當日晚上,待鹖冠子與龐煖離去之後,蒙仲躺在帥帳內輾轉反側,仔細思索著鹖冠子今日對他所說的一番話。

在經過反復的思考後,蒙仲認為鹖冠子所說的「日月爭輝」,指的應該就是趙主父與趙王何父子二人。

平心而論,日月爭輝應該解讀成“與日月爭輝”,因為“日月爭輝”的現象是不可能出現的——日月怎麽能同時出現在一個天空下,且同時綻放光芒呢?

然而趙國現如今的狀況,卻偏偏就是“日月同輝”的局勢:趙主父作為已退位的舊君主,卻不甘寂寞,不肯將手中的權力全部交給新君;而作為新君的趙王何,亦不願失去王位與權力。

用鹖冠子的話說,這違反了“日降月升”的自然現象,屬於“非道”——即鹖冠子那句“今趙國失正道”的原因。

在解讀了這層含義後,鹖冠子其余的話就容易解讀了。

曾經蒙仲以為,趙主父與趙王何的矛盾,只是在於趙主父退讓王位後逐漸失去趙國臣子的擁護,因此他心有不甘,因此他曾建議趙王何更加尊敬趙主父。

可現如今聽了鹖冠子這一番話,蒙仲忽然意識到,這對父子的矛盾,可能根本不像他所認為的那麽簡單。

再說得簡單點,趙主父想要的,可能並非僅僅只是趙王何與趙國臣子對他更加尊重。

雖然蒙仲還是沒有想通其中的原本原因,但在與鹖冠子一番交流後,他卻隱隱把握住了一件事,即趙主父是真的要將他曾經一手冊立的新君趙何廢除。

為何?

為何一定要做到這種地步?

蒙仲躺在臥榻上思索著這個猜測。

忽然間,他聯想到了近段時間趙主父與鹖冠子在商討的那種制度——天曲日術。

對於「天曲日術」,因為當初趙主父與鹖冠子在商討的時候並未回避蒙仲,因此蒙仲對這種制度亦略有了解。

他知道,這種制度脫胎於楚國舊有的制度,是一種能加強王室權力的制度。

在當今世上,沿用這種制度的只有兩個國家,即楚國與秦國——根據兩國先後采取這種制度的時間,秦國應該是效仿楚國的。

畢竟,曾經秦國有很大一段時間被中原各國所看不起,只有自稱“蠻夷”的楚國願意與秦國結交、通婚,因此在國家體制上遠遠落後於中原各國的秦國,借鑒、效仿楚國的制度,這倒也是一個說得通的猜測。

但如今趙國若想要采取「天曲日術」,這卻要比當年的秦國困難地多。

因為趙國脫自晉國,而晉國所沿用的,一直以來都是周王室的治國模式,即「君與士卿治天下」,君王的權力一部分分散在士卿的手中,而士卿在各自封邑中的地位,其實也仿佛君王——只是“名”與“器”上的區別。

這樣的治國模式,會導致一個問題,即舊貴族派尾大不掉,阻礙王室的命令,就好比趙主父曾經推行胡服騎射時,由於遭到安平君趙成等舊貴族派的反對,曾險些令這次變革胎死腹中,以至於當時在位已十九年的趙主父,居然還要通過說服安平君趙成,來推行利於國家的政策。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

反觀秦國——其實蒙仲亦不了解秦國,但他與他另外一位義兄田章,曾經淺顯地談論過的秦國的政策,知道秦國在這方面遠遠快捷於其他國家,只要王令下達,各地方郡縣無不立刻推行新政。

可能這才是秦國近幾十年來發展速度迅猛,漸漸超過中原各國的原因。

『倘若趙主父果真是為了推行天曲日術……』

蒙仲仔細思索了一下。

他必須地承認,強行在趙國推行天曲日術,這必定會使趙國引發很大的沖擊,甚至於將導致王室與舊貴族派不死不休的內亂,但不可否認,只要變法成功,對於趙國日後亦有著巨大的利處——畢竟所有的權力將從此歸於王室,君主與國相就能更加順暢地推行種種適合當前局勢的政策,再不會受到有些人的阻礙。

『難道這才是趙主父想要奪回權力的目的?因為他知道趙王何與公子章都短時間內都沒有能力推行這種變法改革?』

想了半宿,蒙仲還是不得而知。

次日,在蒙遂、樂毅等人在雜兵與附近的鄉邑中擇優挑選青壯擴充信衛軍時,蒙仲騎著馬回到了邯鄲,來到趙相肥義的府上,請見肥義,懇請肥義撥給一批軍備,以武裝新擴充的五百名新卒。

在得知蒙仲的到來後,肥義立刻接見了前者。

在見到蒙仲的第一刻,肥義用遺憾、感慨的語氣說道:“連累小兄弟了……”

昨日蒙仲離開邯鄲之後,沒過多久肥義就得知了這件事,得知趙主父下令招入龐煖的檀衛,取代信衛軍作為近衛,當時肥義就意識到,蒙仲多半是“失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