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七月下旬

兩日後,即七月十四日,趙主父從邯鄲離開,前往沙丘一帶勘察陵墓的選址。

趙主父為自己勘察陵墓的選址,似這麽大的事,作為兒子,公子章與趙王何當然得陪同,畢竟這也是“盡孝道”,若是故意推辭,勢必會惹來非議。

而作為護送的軍隊,陽文君趙豹命他的副將趙賁率領一半士卒守衛邯鄲,而他則親自率領另外一半邯鄲軍、約五千余名士卒沿途保衛。

而趙主父這邊,趙主父則命龐煖率領五千名檀衛沿途保護。

除此以外,還有「宮伯」信期的千余名王宮衛士,以及蒙仲的千名信衛。

四支兵力,總共約一萬兩三千人的兵力,這即是沿途護送的所有兵力。

記得在趙主父宣布「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後,安平君趙成就曾將肥義、李兌、趙豹三人請到自己府上,商議對策。

不得不說,對於「趙主父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其實不單單蒙仲、樂毅二人瞧出了幾分不對勁,事實上,似趙相肥義、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陽文君趙豹等趙國的老臣們,亦紛紛感覺到了危機。

畢竟此前在邯鄲,無論是趙主父還是公子章,都不可能鉆到什麽空子,因為陽文君趙豹對邯鄲的防衛非常嚴密——在趙相肥義的暗中支持下,陽文君趙豹作為“舊貴族派”的一員,卻不允許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把手伸到邯鄲城的城防,更何況是趙主父與公子章呢?

正因為能確保邯鄲不會落入趙主父、公子章、安平君趙成三方勢力手中,趙相肥義此前才會故意“拖延”——按他的想法,拖到趙主父年老體衰、威嚴不再,那麽公子章的威脅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可沒想到的是,趙主父借「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有意讓趙王何離開邯鄲,不得不說,這讓肥義充滿了擔憂——畢竟趙王何一旦離開了邯鄲,離開了陽文君趙豹與宮伯信期對趙主父、對公子章的雙重防衛,很有可能就會發生什麽變故。

正因為如此,在眾人匯聚於安平君趙成府上商議對策的那晚,李兌的兒子李躋是反對這件事的,他的理由是,誰也不能保證公子章會不會在此期間對趙王何不利。

但沒有辦法,趙主父前往沙丘勘察陵墓選址,作為兒子,趙王何是肯定要跟著去的,這正是中原所推崇的孝道,若是趙王何拒絕跟隨,這無異於落下了口實,日後趙主父完全可以借“兒子不孝”這件事,廢立趙王何,到時候,新君派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在一番商議後,奉陽君李兌提出了一個對策:他趙成、李兌二人借故留在邯鄲一帶,集結他二人麾下的軍隊,而陽文君趙豹,則率領齊麾下的邯鄲軍,陪同趙王何與趙相肥義、宮伯信期三人,一同前往沙丘行宮。

說實話,留下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在邯鄲一帶,肥義其實並不是很放心,就連陽文君趙豹,他在李兌說完這句話的最初,亦只是呵呵輕笑,並不應諾。

顯然,肥義與趙豹對於趙成、李兌等人並不是完全信任。

見此,奉陽君李兌正色說道:“肥相、陽文君,危機在前,縱使你我彼此間曾經或有些政見不同,但眼下彼此的利害是一致的,無論如何都要確保君上安然無恙……若是我等此時仍相互懷疑,難保不會被某些人有機可乘。不如這樣,我四人今日對天起誓,在解除我的趙國的危機前,攜手一致,絕不對彼此趁火打劫。”

聽聞此言,陽文君趙豹看了一眼趙相肥義,示意後者來決定此事。

肥義仔細地想了想。

必須承認,他對趙成、李兌等人亦抱有警惕,但這份警惕,只是他唯恐趙成、李兌等舊貴族派把持朝政,架空了趙王何的權力,但歸根到底,趙成、李兌二人對趙王何的“王位”卻不敢存有半點染指之心——但公子章不同,公子章一直有著奪取王位的野心。

相信在公子章這個威脅面前,趙成、李兌二人絕不敢做出“趁機排除異己”的事。

在經過反復權衡之後,肥義認為奉陽君李兌的話可以信任,於是當日四人立下了針對趙主父、針對公子章的盟約,新君派與舊貴族派,在來自趙主父與公子章的巨大威脅下,拋下以往的成見,達成了意見。

在此基礎上,四人又商議出了對應這件事的對策:即由趙成的兒子趙平、李兌的兒子李躋,雙雙陪同趙王何與趙相肥義、宮伯信期,跟隨趙主父前往沙丘宮一帶勘察陵墓選址,由陽文君趙豹率領約七成的邯鄲軍,沿途保護。

而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則在這段時間調回此前駐守在中牟一帶的二人麾下的軍隊,布防在邯鄲一帶,以防止突發變故。

並且安平君趙成對趙相肥義囑咐:“若有變故,請立即派人通知我二人,我二人當立刻率軍來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