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各有謀劃(二)

從公孫豎的口中,蒙仲大致也得知了目前魏國國內的態度。

目前魏國國內,暫時還不知聯軍已攻破鄭縣、對秦國的鹹陽已造成了巨大威脅,他們對前線的戰況,還停留在“秦軍與聯軍對峙於陰晉”的階段,但盡管如此,從魏王遫到魏相天文,從大司馬翟章再到朝中的魏臣們,基本上都一致建議趁這次機會重創秦國。

魏國的君臣可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他魏國是秦國踏足中原最大的阻礙,這意味著魏秦兩國之間幾乎不可能解除最根本的矛盾,倘若蒙仲這次能趁五國伐秦之際重創秦國,這等於變相地為魏國創造了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和平,但凡是有點腦子的,都不會在這個時候“見好就收”。

當然了,前提是蒙仲始終能在秦國面前保持強勢的進取,倘若秦國的反擊力度讓蒙仲逐漸承受不住了,那魏國國內恐怕也未必有勇氣冒著兩敗俱傷的危險繼續跟秦國交戰。

對此,蒙仲多少還是有點擔心的。

他私底下對公孫豎說道:“秦國主動交付陰晉,意在分裂聯軍,我不妨大膽推測,秦國的主張無外乎先安撫與其利益沖突較少的趙、齊、燕三國,設法使這三軍撤兵,獨留下我魏韓兩國的軍隊……如此一來,縱使他與我魏韓兩國談判破裂,他也有把握抵抗我魏韓兩軍。”

“那你怎麽看呢?”公孫豎反問道。

蒙仲想了想,說道:“當年秦楚大戰,楚懷王傾盡舉國軍隊攻打秦國,險些就攻破鹹陽、覆亡秦國,但最終功虧一簣,前車之鑒、後車之師,秦國自衛鞅變法後,就已具備霸主的潛質,潛力巨大,如今他雖被逼到絕境,但倘若我等掉以輕心,難免不會步上楚國的後塵。”說著,他話鋒一轉,壓低聲音說道:“倘若秦國這次執意不肯割讓西河,我將以河東郡為基,聯魏韓兩國之力,與秦國展開一場持久的交戰,這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

公孫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明白蒙仲為何擔心:蒙仲擔心的是到時候魏國國內撐不住,畢竟一場動輒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戰爭,這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兵源、糧草,這些問題都足以拖垮一個國家。

別說國內,就連公孫豎心底其實對此也有些擔心,生怕到時候秦國還未服軟,他魏國就先被這連年的征戰給拖垮了。

好在蒙仲提出了有關於“持久戰”的設想與主張,這給予了公孫豎一些底氣。

比如前線屯田,再比如軍功賞爵,但最最讓公孫豎感到在意的,還是蒙仲那句:我魏國或有可能趁這場仗戰爭、完成軍功爵制的改革轉變,成為繼秦國之後第二個軍功賞爵的國家。

不得不說,軍功賞爵,其實並不新鮮,關鍵在於這條政令的範圍。

各國賞爵的對象,一般最起碼都是士人,說簡單點,最起碼是有文化、有點家世底蘊的人。

就拿蒙仲來說,別看蒙仲仿佛是平民出身,但實際上,蒙仲這麽說也是宋國子姓蒙氏一族的族人,跟那些連姓氏都沒有平民,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再加上蒙仲那讓人目瞪口呆的師承,因此誰也不會去嘲諷蒙仲的出身。

可秦國的軍功賞爵,它太徹底了,徹底到平民階層可以憑借軍功躋身貴族階層,說粗俗點,哪怕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都能憑著軍功躋身中流乃至上流貴族,得到貴族階層的待遇——一鍋菜就那麽點,平民貴族擠進來分走了一些,無疑就意味著世襲貴族的利益受到了損失,這才是中原各國沒有勇氣像秦國那樣施行徹底軍功爵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但蒙仲卻認為,一時擊敗秦國不難,但倘若魏國想要全面壓制秦國,那麽,徹底化的軍功賞爵制度就很有必要,因為這能有助於魏國吸引天下的人才,上至將相,下至士卒,皆能網羅其中。

關於這一點,蒙仲與公孫豎做了一番初步的商討,甚至於,他還提出了當年鹖冠子的“天曲日術”,表示倘若魏國能施行天曲日術的改革,就能變得比秦國更秦國。

當時公孫豎都聽懵了,倒不是聽不懂,相反,他聽懂了,因此很清楚地明白,天曲日術的地改革會得罪很大一批舊貴族,這對他魏國造成的影響,恐怕要比當年李悝主持的變法更嚴重,一個不好就會讓魏國自己陷入動蕩。

於是他笑著對蒙仲說道:“你還是先想著如何把西河拿回來吧。你那些主張,等到你當上大司馬……不,當上國相的時候,再去考慮也不遲。”

蒙仲笑了笑,也就不再多說什麽。

畢竟變法改革,確實不是輕松就能辦到的,強勢如趙主父,在變法時不是也只能像舊貴族實力妥協,最終弄了個只針對趙國軍隊的“胡服騎射”改革麽?

兩日後,奉陽君李兌再次召集諸國大將,準備召開第二次和談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