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天翻地覆的12月(7)(第2/2頁)

施佩爾顯然也願意再把新航母拖一拖,目前德、意船廠裏那些雲龍級、大鳳級都還沒能服役呢,更不必說改進時間很短,才剛剛鋪設龍骨、批量建造的軸心級們,要完成這些任務至少要等到1947年6月份後。

他立即和霍夫曼闡述了他的想法:“元首,我們能不能基於軸心級基礎打造一款快速量產、中型、成本不太高、適宜普遍采用的過渡期航母?”

霍夫曼點頭表示贊許:“我意在軸心級基礎上進行適當優化、強化,打造斜角航母,讓英、法、意三國一同參與,將來如果日本有興趣也可一同參與,定位為歐盟級:以軸心級艦體為基礎適當放大,標配斜角,標準排水量控制在2.7萬噸內,噴氣載機不少於48架,在適當時召開歐洲4國造艦聯合會議加以確定,最晚不晚於明年6月份確定圖紙。”

這一天會議上被霍夫曼砍掉造艦設想的方案其實還真不少,第二批匯報的造艦計劃同樣被毫不留情地拒絕。

德國在完成Z級驅逐艦建設後,目前建造的驅逐艦全是刺猬級,然後因噸位不夠,海軍系統提出建造將排水量放大到6000噸級的防空輕巡洋艦——豪豬級。該級的建造周期要長一些,目前為止還沒能服役,就連快速、批量建造的刺猬級也不過堪堪完成18艘——這已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想當初造Z級時可沒這麽快。

豪豬級的建造思路很好理解,系刺猬級一脈相承的設計理念,采用噸位放大的套路,這是第三帝國海軍的常規做法——幾艘戰列艦看上去就像是重巡洋艦放大,以至於當初英國人在北海海戰時能把目標弄錯而最終斷送了胡德號。

在多次接觸美國克利夫蘭級、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後,海軍方面趁勢提出6000噸排水量也不夠用,希望能搞1萬噸的專業防空巡洋艦。對該想法,霍夫曼果斷予以拒絕。

他清楚地知道,二戰後世界海軍主流趨勢是驅逐艦大型化和巡洋艦逐漸消失的過程。從海軍領域而言,構成作戰力量核心的是航母編隊,驅逐艦是航母編隊中關鍵輔助力量,只有蘇聯因為航母力量不行而專注於發展巡洋艦執行單艦或小編隊作戰任務而建造了一批巡洋艦。

由於巡洋艦與驅逐艦差異開始縮小,東亞某大國還引入了幾艘現代級——看著威風實則真打起來在艦隊交戰中沒啥生存力的玩意。

但他沒簡單否定防空巡洋艦設想,而是提出了新觀念:新一代驅逐艦必須大型化,取消傳統驅逐艦與輕巡洋艦間的噸位分野,新的建設指標包括:

1、噸位適度放大到7000噸,能伴隨航母編隊執行打擊任務;

2、多功能融合,集防空、反潛、支援、偵查一體化;

3、打擊手段多樣化,艦炮、魚雷、深水炸彈、導彈都可以上;

4、必須具備搭載直升機能力。

考慮到這種7000噸級的大型驅逐艦造價不菲,他又提出“高低搭配”觀點——建造低成本護衛艦。護衛艦考慮用2500噸艦體執行區域海域作戰任務,並偏重單一性能:包括導彈護衛艦、反潛護衛艦、防空護衛艦等,只繼承大型驅逐艦主要功能模塊中的1-2項。

但無論大型驅逐艦還是護衛艦都是艦隊輔助成員,本身不是艦隊打擊力量核心,不能獨自承擔一線作戰任務,必須配合航母、潛艇與其他軍艦才行。

對元首闡述的全新理念,海軍進行了認真解讀,發現確實不能再將輕巡洋艦和驅逐艦,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之間的差異完全分開。

現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再興建重巡洋艦,日本擁有的重巡洋艦世界最多——超過其他各國總和。堀悌吉在新造艦計劃中也不同意新建耗時長的重巡洋艦,但對豪豬級和美國奧克蘭級防空巡洋艦他表示了濃厚興趣,打算在軸心級後打造一款三國軸心通用的防空巡洋艦,甚至希望歐洲各國在戰爭結束後幫日本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