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3)

“……預計全蘇維埃1945年鋼鐵產量200萬噸,相當於衛國戰爭開始前10.9%;原油產量1100萬噸,相當於戰爭開始前41%;煤炭……糧食……鋁錠……發電量……”

伏羅希洛夫一邊翻著報告,一邊熟練地報出一長串數字。這些數字都經過認真統計和評估,可不敢再誇大或隱瞞。

總體而言,用戰前、戰後兩組數據進行對比,東俄最不利的是糧食產量,只有相當於戰前6%的水平,最高是石油工業,勉強還能保持40%比重,其他基本原料工業維持在10-15%左右區間,成品工業產出率在15-18%的水平。

換而言之,經過3年半戰爭,蘇聯工業規模從戰前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上狠狠摔落下來,別說比不上德、英、意、法、日,就連加拿大、比利時整體工業水平現在也超過東俄部分。

不過,就算是掉到這個排名,東俄比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中等國家,有關工業水平和規模還是要大一圈,且門類相當齊全,更重要的是技術水平還湊合——雖然主流工業國家裏蘇聯水平算比較低,但真正放眼世界,用全局眼光來衡量,蘇聯技術含量絕對不算低——這世界上能完全獨立生產飛機、坦克、火炮等主流裝備的工業強國也就是美、德、英、法、意、日,比利時和加拿大這種國家只有部分裝備的生產能力,主要裝備依然要靠大國引進。

因此,考慮這個因素後,按照整體工業國排名,東俄基本還能排第8,第7是另一個難兄難弟西俄。

不過,西俄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東俄底蘊更好、產量更大,但霍夫曼和斯大林都知道西俄有個很大的問題——缺乏獨立科研能力。

西俄目前有一批工程師、技師在恢復生產,同時還能得到來自軸心陣營的專家幫助,但真正原先負責設計、科研、學術的精英們(指理工科),除少數例外,基本全被斯大林打包帶到了東俄,今後西俄的技術科研能力是斷層的——只有生產的能力,沒有創新研發的能力。

這內幕不僅斯大林清楚、弗拉索夫清楚,連霍夫曼也清楚。

不過德國方面裝作不知道這件事,任由斯大林把大部分人才卷走。一則如果不讓斯大林卷走,停戰協議很難簽署;二則,如果不讓斯大林卷走,西俄怎麽能成為歐盟有效的工業初級加工基地呢?

西俄當然也是軸心親密夥伴,但新獨立的18個東方國家依然無不以憂慮地心情看著他,深怕蘇聯重新復活。所以,讓斯大林得到蘇聯科研遺產,讓弗拉索夫得到蘇聯工業遺產便成為霍夫曼進行兩俄平衡、制衡的主要法寶。

蘇維埃巨人在這場戰爭後被德意志超人砍成兩半,弗拉索夫得到了四肢,斯大林得到了頭顱,只有兩部分重新組合後才能發揮出威力,問題現在掌握這兩部分的組織卻是政治和意識形態上不共戴天的敵人,要想組合何其困難?霍夫曼認為沒有20-30年都緩不過勁來。有20-30年的功夫,歐盟已成為牢不可破的同盟了,哪怕蘇聯再次復活也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脅。

單純從人均指標看,東俄形勢還勉勉強強能維持,因為布爾什維克黨目前控制的人口只有戰前16%,工業總產量大致能達到15%,這意味著人均領域的水平並未下降太多。真正制約其下一步發展的只有兩個因素:第一,以糧食為代表的農業、輕工業產品存在極大缺口;第二,不到3000萬人口要供應一支全副武裝、數量近250萬的軍隊是沉重負擔。

雖然紅軍高層在這5個月裏已陸續遣散了90%以上的女兵隊伍,遣散了55周歲以上的爺爺兵,目前東俄手下的武裝力量依然高達350多萬,布爾什維克高層在德軍進行裁軍和撤退前是絕不敢將規模縮小到250萬的,畢竟遠東還有日本這個虎視眈眈的敵人。

可即便是250萬的軍隊規模也是個駭人聽聞的數字,比美德全力總動員的比例還強——按照該比例,德國可動員880萬軍隊,美國可動員1200萬軍隊,實際無論美德,離這個極限都還有一點距離。

所以黨內高層有一種意見,希望把兵力壓縮到200萬甚至180萬內,減少資源占用,騰出更多勞動力用於工農業生產,甚至華西列夫斯基、朱可夫等主要將領也贊同該意見——人多並不意味著實力強,衛國戰爭打了3年半,哪次戰役不是紅軍人多?可人多有什麽用?不照樣被揍得鼻青眼腫?

斯大林老爹原本對這個觀點有些嗤之以鼻,認為正因為本方部隊實力弱小、戰鬥力較差,所以需要維持更多的兵力。至於工農業生產,確實是個問題,但也有變通辦法——可以抽調一部分二線部隊進行屯墾,解決部分軍糧與副食品問題。

但南非戰役德軍橫掃盟軍的場面和不斷被解讀出來的閃電戰2.0威力讓他有點慌了手腳:德國相對盟軍的質量優勢遠遠超過了數量優勢,在絕對性能優勢面前,再龐大的軍隊也只能被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