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和平誠意(十三)(第3/3頁)

官員們覺得這幫理工男這反應未免有點過了,正想批評,就被趙謙招呼著一起走了。眾官員也不敢拒絕,跟著趙謙回到了辦公樓,讓理工出身的家夥們面對道路。

“我已經走了一圈,大概知道大家面對的問題。原材料不足是個大事。”趙謙對松江府的官員說道。

這話說到了眾人心裏,賈唯信趕緊補充,“現在用了機器,一個人能幹以前十個人都幹不完的活計。太子,原材料真的不夠用。”

趙謙應道:“我此次回去一定會和各部商議,看看各部想怎麽處置此事。”

回去的路上,趙謙想的都是在江南所見。各個城市人口明顯增加很多,可民政部的統計中,江南人口是在不斷減少的。畢竟淮河以北經過幾百年的戰亂,在滿足統治下幾乎被殺成了無人區。大宋又徹底解決了蠻夷。因為趙謙不經意被卷入的洛陽事件,大宋這些年對於蠻夷殘余又清洗一番。淮河以北廣大土地為大宋人民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大量南方人口北遷。江南城市規模在這樣的局面下反倒快速增加,江南的農村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模樣呢?趙謙有些後悔自己沒有親自到農村去看看,農村人口到底是個什麽水平。

回到開封,趙謙先在晨會上談起了自己此次江南之行的見聞。各個部長並沒有大驚小怪的對趙謙的出巡提出什麽質疑。如果是以前,太子從開封到松江府,浩浩蕩蕩的出行隊伍沒有兩三個月根本沒辦法走完。這種行動在過去屬於驚擾地方,那是一定會被大臣們反對。現在趙謙走了七八個大城不過花了一個月,交通工具不是火車就是蒸汽船,想擾民都不容易。

理藩部長羅義仁立刻說道:“想解決棉花並不難,天竺氣候適合種植長絨棉,當地又不缺人口,在天竺大量種植就好。”

趙謙一愣,這個辦法他還真沒想到。只是羅義仁一直主張解決奴隸王朝,趙謙可是向老爹鄭重表態,不會支持羅義仁。雖然有了辦法,趙謙還是沉默不語。

等晨會結束,羅義仁主動找到趙謙,“卻不知太子為何反對解決奴隸王朝。”

趙謙只能把老爹所說的講給羅義仁聽,聽了‘用大宋的穩定來制約小國’的說法,羅義仁神色認真。思考了好一陣,羅義仁說道:“太子說的很有道理。這等謀劃是為未來幾百年計劃,非得代代都堅持。只要有一代不這麽做,之前的努力都會化作泡影。我覺得未必要這麽做。”

“這也有理。”趙謙也不是特別支持老爹的看法,此時覺得羅義仁所說的倒是符合他的心思。

“若是現在不解決奴隸王朝也不是不行。奴隸王朝在的話,我等也好制衡兩河流域。只是這牽扯到了波斯都護府,不知太子對波斯都護府的疆域怎麽規劃。”

“現在就考慮波斯都護府?會不會太早?”趙謙不太想考慮波斯都護府。唐代建立了六大都護府,分別是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於、北庭都護府。

根據《舊唐書》記載,阿拉伯人在公元661年入侵波斯薩珊王朝之時,波斯王子俾路斯遠赴長安向當時統治中國的大唐要求提供軍事協助。大唐於是在波斯疾陵城(今伊朗紮博勒)設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隸屬安西大都護府。公元662年,唐又冊封卑路斯為波斯王。公元670年到674年,俾路斯來到唐朝首都長安。唐高宗授予他右威衛將軍。

這個俾路斯是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斯埃三世的兒子。當時波斯帝國除了受到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的軍事打擊,還在629年和642年連續發生了兩任皇帝遇刺事件,薩珊王朝因此在內憂外患中覆滅。王子俾路斯走投無路才率親信們遠逃長安避難。當時唐朝處於高宗時代,對波斯和阿拉伯帝國的情況都不大了解,但覺得這是一個控制中亞的難得機會,因此成立波斯都督府,利用俾路斯的薩珊帝國正統地位,幫助其復國,將波斯故地納入唐朝的勢力範圍。

“太子,朝廷裏面不少人覺得這個波斯都護府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波斯都護府建立之後大唐還在蔥嶺那邊的怛羅斯戰役中高仙芝率領的軍隊損失非常慘重,可臣以為那一仗並沒有動搖大唐根本,只是小挫折。大唐朝當時正在開元盛世其間,軍事力量又迅速恢復。安祿山在752年又調集數十萬軍隊繼續進攻契丹,楊國忠也在兩年後再次發動對南昭的戰爭,封常清於753年遠征大勃律並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哥舒翰於753年大破吐蕃,悉收九曲部落。當下波斯都護府對於大宋非常重要。一旦確立波斯都護府,波斯都護府以北以東之地就自然而然歸大宋所有。還請太子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