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終於被發現的韓信(第2/4頁)

項康目瞪口呆了,歷史太過稀爛,項康只知道號稱兵仙的韓信是貴族後裔,先封齊王後封楚王,後來又被貶為淮陰侯,卻並不知道韓信究竟是那裏人,是那個國家的貴族後裔,所以在來到這個時代後,項康雖然也很想把韓信找出來給自己當幫兇走狗,可是因為早就把韓信的出身籍貫忘得幹幹凈凈,根本無從下手。但項康卻說什麽都沒想到,大名鼎鼎的韓信竟然就是自己根本看不起的韓成堂弟,還住在曾經距離自己不遠的穎川郡境內。

知道真相再想後悔也來不及了,彭城距離穎川太遠,同時身為韓國王室後裔的韓信也肯定只會優先給韓成幫忙,所以項康無奈,也只好強忍著快要流出嘴角的口水,向韓成表達了一番自己對韓信的欣賞和喜愛,並請韓成務必把自己的心思告訴給韓信,同時為了討好韓成,一向摳門的項康還難得鐵公雞拔毛,主動表示要送給韓成一百把上好鋼刀,幫助韓成壯大軍隊。

被項康突然變得無比親熱的態度弄得莫名其妙,同時韓成也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自己那個庶出的堂弟韓成怎麽會有這麽大名聲,竟然能讓臭名遠揚的項康如此看重,但這畢竟是一件好事,所以韓成也就連連點頭,不斷向主動送刀的項康連連道謝,還放下身份,一再舉杯向項康敬酒,然後到了項康酒足飯飽提出告辭時,韓成還親自把項康送出了韓軍營門。

返回自軍營地的路上,終於找到韓信下落的項康當然是頗為興奮,迫不及待的就盤算起了如何把韓成的堂弟韓信拉攏過來。然而更讓項康歡喜的還在後面,離開韓軍大營沒走出多遠,此前一度對自己頗為冷淡的張良竟然親自追了上來,主動邀請項康駐步說話。

為了方便將來拉攏收買張良,項康當然十分歡喜的接受了張良的要求,但是很可惜,叫住了項康之後,張良卻並沒有表示什麽想要追隨項康意思,僅僅只是抱拳說道:“右將軍,在下有一事相求,還請將軍務必給我們韓國軍隊幫上一個忙。”

“叔父有事請說。”項康答道:“只要小侄能辦到的,一定盡力而為。”

“那就多謝右將軍了。”張良先道了謝,然後才說道:“右將軍,如果方便的話,請你務必在武信君面前進言,讓楚國軍隊盡快的動起來,不要一味的集兵彭城,按兵不動。”

“讓我們楚國的軍隊盡快動起來?叔父你這是什麽意思?”項康疑惑問道。

“實不相瞞,在下是想借助貴國的兵威,盡量替我們韓國的軍隊分擔一些壓力。”張良說得很直接,語氣也十分誠懇,說道:“韓國軍隊現在的情況,右將軍你心裏也應該有數,就算我們取道陳郡返回韓地,沿途招攬收集張楚軍隊留下的殘卒,一時之間也很難把軍隊壯大到什麽地步,韓地又緊鄰暴秦主力目前的駐地陳留一帶,如果章邯匹夫繼續屯兵陳留,即便只是派出一支偏師,也隨時可以把我們韓國軍隊扼殺在萌芽之中。”

“所以對我們大王和我們的軍隊來說,唯一的機會就是指望章邯匹夫全力相西,給我們留下一點光復韓地的機會。”張良又接著說道:“貴國軍隊兵強馬壯,又在碭郡成功逼平章邯,章邯必然視貴軍為生死大敵,貴軍若是有所動作,章邯必然隨機而動,所以張良厚顏,想請貴軍替我軍暫時牽制一下章邯的主力。”

說到這,張良又更加直接的說道:“張良此舉雖是利用貴軍,卻也是為了貴軍著想,彭城雖好,但貴軍如果保守不前,不思開疆拓土,主動出擊,那麽要不了多久,必然會造成軍紀渙漫,人心離散,戰鬥力下降,對貴軍光復楚國全部舊土極為不利,惟有不斷進取,不斷壯大實力,方是貴軍的上策。所以張良懇請右將軍為了貴軍著想,務必順手幫我們一個小忙。”

項康盤算,片刻後才微笑說道:“張叔父,小侄覺得你這點有些杞人憂天,我叔父如果是貪圖享樂之人,又怎麽可能擁立楚王後裔熊心公子為王?自立為王,定都彭城,豈不是更可以安享清福?所以小侄覺得你不必擔心,要不了多久,我叔父必然會有所動作。”

“右將軍,在下絕對不是在杞人憂天。”張良苦笑,說道:“不瞞右將軍,你三叔父就一直在慫恿你的二叔繼續按兵不動,坐看其他五國與暴秦相爭,待其他五國與暴秦軍隊打得兩敗俱傷,然後再出手收取漁翁之利。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貴軍之中,恐怕也有不少人是這個念頭,他們一旦說動了武信君如此行事,那便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張良無奈,只能請右將軍你在武信君面前代為進言,請武信君千萬不要裹足不前,給了暴秦軍隊從容擊敗其他五國軍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