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熊心收權(第2/3頁)

大哭著,項伯還又擺起了長輩架子,向在場的項家子弟下令道:“孩子們,當著你們二叔父的面,現在就給我立下誓言,今後一定要齊心協力,在我的統領之下,為你們的二叔父報仇雪恨!”

項伯的花招有些粗糙,除了僥幸沖過濟水浮橋逃命的項猷大聲答應,按照項伯的要求在靈前立誓外,其他的項家子弟幾乎都沒有動彈,最先與項羽一起過河的範老頭還毫不客氣,馬上就說道:“項大師,請注意你的言辭,上將軍生前什麽時候說過他如果遭遇了不幸,就讓你接替他統領楚國大軍的話?你逼著各位少將軍在靈前發誓追隨於你,又是什麽意思?”

“你……!”項伯的額頭又有些青筋暴跳,怒道:“兄長生前是沒說讓我接替他統兵的話,但我身為楚國大師,又是兄長唯一的親弟弟,替他統領項家子弟為他報仇,是名正言順,也是我們項家的家事,你範增一個外人,有什麽資格插嘴我們項家的家事?”

“項大師,是否由你接替上將軍統兵,這不止是你們的家事,還是我們楚國的國事。”令尹宋義也站了出來,更加不客氣的說道:“我們楚國現在已有楚王,具體由誰繼承上將軍統領楚國兵馬,除了我們楚國的楚王以外,誰說了都不算。”

範老頭和宋義帶了頭,一些膽大的楚軍文武也紛紛附和,全都指責項伯的叵測用心,妄圖強奪兵權,甚至就連項羽都有些看不下去,說道:“季叔,二叔屍骨未寒,你就迫不及待的想把他取而代之,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

其他的項家子弟都不吭聲,也誰都沒有站出來替項伯說一句話,見自己如此不得人心,惱羞成怒的項梁幹脆也懶得哭靈了,直接站起來扔下一句話就走,“好,既然你們這麽反對老夫親手為兄長報仇,那楚國的事我也懶得管了,你們喜歡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去!”

見此情景,陳平心裏也頓時得出結論,知道項伯已經不可能再和項康競爭項梁繼承人的資格,但是看了一眼公然反對項伯接替項梁掌兵的項康長兄項羽,陳平心中還是十分憂慮,暗道:“除非此人自願推舉右將軍為帥,否則他不但肯定會和右將軍有一番龍爭虎鬥,搞不好楚國軍隊還會因此分裂。”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擅長情報工作的陳平又通過各種渠道仔細了解了一些楚軍的內部情況,發現在項梁繼承人這個問題上,楚軍內部大約分為了三派,一派是以宋義為首,主張由楚王熊心決定項梁的繼位人選;一派以範老頭和曹咎、桓楚等江東楚軍老人為首,支持江東楚軍出身的項羽繼承項梁的兵權,一部分項家子弟和楚軍大將英布、季布也站在項羽一邊;而希望項康繼承上將軍位置的楚軍成員人數最多,力量卻最弱,除了軍隊已經幾乎丟光的光杆司令馮仲勉強能說幾句話外,其他的全都是被楚軍收編的少帥軍基層將士,普遍人微言輕,在廟堂上沒有什麽話語權。

大概摸清楚了這些情況後,陳平心中難免更是擔憂,又在心中暗暗說道:“情況不妙啊,江東楚軍為了他們的利益,全都支持項羽掌兵,項羽又是右將軍的長兄,論資排輩優勢明顯,如果他和右將軍不互相做出一定妥協,只怕就會形成鷸蚌相爭的局面,讓楚王那邊漁翁得利了。”

得出了這個結論後,為了項康的利益著想,陳平不由生出念頭,打算想辦法勸說一下項羽,讓他放棄與項康爭奪兵權,各領一軍徹底架空熊心,將楚國大權牢牢掌握在項氏家族手中。然而還沒等陳平付諸行動,意外突生,被項梁強行遷往盱台建都的楚王熊心,居然突然領著陳嬰的軍隊和景駒等部分楚國官員匆匆來到了彭城,以楚王的名譽主持項梁陣亡後的彭城大局。

在項梁的靈前假惺惺痛哭了一場後,看似年少懦弱的熊心很快就鋒芒畢現,立即毫不猶豫的大封百官,尤其是極力封賞目前掌握兵權的楚軍將領,封劉老三為武安侯,薛郡郡守;封項羽為長安侯,食邑魯地,號魯公;封曹玖為右司馬,文安侯;英布、季布、柴武和項莊等人,還有楚軍定陶慘敗的罪魁禍首呂臣,也都得到了熊心的封賜,以此收買人心,安撫群臣。

只有項康沒有立即得到熊心的封賞,不過當做群臣和陳平的面前,熊心又滿面微笑的許下承諾,說道:“右將軍的封賞暫時不急,原因不是寡人吝嗇,舍不得給右將軍的封賜,是右將軍的功勞實在太大,勞苦功高絕對不在已經殉國的上將軍之下,所以寡人要等右將軍回到彭城之後,當面重賜於他。”

言罷,熊心還專門點了陳平的名,道:“陳平先生,寡人的話,請你務必要告訴給右將軍知曉,讓他不必有什麽想法,盡快帶著軍隊撤回彭城來輔佐寡人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