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針鋒相對(第3/4頁)

“哦,大夫有何妙計?快快說來。”項羽來了興趣。

“很簡單,請大王暗中答應封趙相張耳為王即可。”蒯徹沉聲說道:“趙歇只是名為趙王,實際上趙國大權卻全都被張耳掌握,張耳也早有自立為王之心,只不過礙於聲望出身,不敢僭越。大王倘若暗中對他許諾,答應在滅漢之後,把趙國的土地一分為二,把他也封為諸侯王,那麽實際掌握趙國大權的張耳必然全力幫助我軍討伐漢賊,不會再生出反復之心。”

“果然妙計!就這麽辦!”項羽拍手叫好,範老頭和曹咎也雙雙倒吸了一口涼氣,無不欽佩蒯徹的心狠手辣,對人心的掌握利用,項大師也大聲叫好,惟有出身趙國的李左車苦笑連連,暗暗哀嘆母國又將遭到分裂,可是卻沒有開口反對——誰叫李左車早就已經叛出了趙國?

見項羽終於對自己完全言聽計從了一把,蒯徹在大喜之余,也難免心中得意,暗道:“項康逆賊,只要我們采取這些正確的合縱連橫策略,我看你還能玩出什麽花樣。”

蒯徹得意的時候,著急幫自己寶貝兒子將功贖罪的項伯項大師也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忙起身走到了項羽的面前,附到項羽的耳邊低聲說道:“大王,老夫還忘了一件大事,你還記不記得之前暗中與我們聯系的韓國司徒張良張子房了?他現在還在項康那個小孽畜的身邊,能夠接觸到小孽畜的軍情大事,我們何不用韓成的性命為要挾,再誘之以高官厚祿,逼著他給我們充當內應,時刻報告小孽畜的決策和動向?”

項羽的獨眼一亮,立刻點頭道:“好,這事就拜托季叔你去辦理了,越早和他取得聯絡越好。”

……

“阿嚏!”

同一時間的漢軍廣武大營營中,正在和項康、陳平等人議事的張良突然打了一個噴嚏,揉了揉鼻子後,張良接著說道:“大王,既然我們已經探得準確消息,證明齊王田市和齊相田榮都已經遭到了西楚賊軍的毒手,那我們就應該全力爭取之前接受田市田榮冊封的巨野澤大寇彭越,把他拉攏過來,讓他在西楚賊軍的後方遊蕩作戰,替我們分擔在正面戰場上的壓力。”

“主意倒是好主意,我也早有想拉攏彭越的打算。”項康有些擔心的說道:“可是我們此前和他從無聯系,對他的情況基本一無所知,突然派人拉攏他,讓他冒著隨時送命的危險在西楚賊軍後方遊蕩作戰,怕是沒有那麽容易吧?”

“大王放心,外臣可以斷言,只要大王你出手拉攏彭越,他必然不會拒絕。”張良很是自信的回答道:“原因有二,第一,彭越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他在楚地為盜,不肯就近依附西楚王,反而舍近求遠,選擇歸順實力弱小的齊國,就足以說明他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之人,大王你只要對他誘之以高官厚祿,許予爵位封地,他必然歸順我軍,接受大王你的號令指揮。”

“第二個原因,有齊國降軍的前車之鑒,也注定了他必須要和西楚軍死戰到底。”張良又說道:“西楚王暴虐寡恩,此前在齊地時,即便是已經投降於他的齊國將士,也全都被他活埋坑殺,彭越歸齊攻楚,也必然會害怕西楚王如此對待於他,殺身之禍放在面前,我們又對他誘之以利,他自然不會有任何理由拒絕。”

項康自然遠比項羽懂得如何合縱連橫,只稍一盤算,項康就決定把彭越封為漢軍將軍加定陶侯,食五縣封邑,以此拉攏彭越為己所用。另外考慮到反正是派使者冒險深入敵人後方,項康又自行決定,把曾經無比仰慕自己的劉老三老鄉、仍然還在豐邑的雍齒封為昌邑侯,食邑兩千戶,讓雍齒起兵響應彭越,幫助彭越在西楚軍的後方搗亂。

事還沒完,項康做出這兩個決定後,張良又提議道:“大王,既然你無比擔心南陽偽王劉季,因為他出兵葉縣的事,甚至早早就做好了調動鄭布將軍預防萬一的準備,那你為什麽不考慮一下爭取英布?把他拉攏過來,讓他也為我們所用?此舉倘若成功,劉季的後方馬上就會告急,我們又如何需要擔心劉季對我們側翼的威脅呢?”

這次不用項康開口,商山老頭之一的吳實就已經笑著說道:“子房先生,你這話不是在說笑吧?彭越害怕西楚賊軍找他報仇,倒是有可能被我們拉攏過來,但是英布憑什麽要背楚投漢,改為歸順我們?西楚王不但和沒仇,還待他不薄,反倒是我們曾經和他在南陽幹過一仗,結下了仇怨,他又有什麽理由棄楚歸漢,幫著我們對付西楚王?”

“未必。”張良搖頭,指出道:“西楚王如果想讓英布出兵對付我們,無非就是兩個辦法,一是以他所謂的盟主身份逼迫英布出兵,二是把漢中巴蜀之地拿出來當誘餌,誘使英布出兵,但英布身邊還有一個劉季需要安撫,外臣估計,西楚王頂天也就是答應在勝利後把巴蜀分封給英布做為獎勵,此外再拿不出任何象樣的東西引誘英布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