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項羽信使(第2/3頁)

還是在把項羽的書信仔細重新看完了一遍之後,項冠才把書信遞還給周殷,然後強裝出一幅輕松神態,說道:“大司馬,現在可以放心了吧?最多十天時間,我們最多只需要再堅守十天時間,我們大王的援軍就可以到了。”

“問題是,漢賊的攻勢如此猛烈,才一天時間就拿下了巨鹿城,我們有沒有把握撐過這十天時間?還有,漢賊已經提前分兵駐守在東武城,掐住了我們援軍的糧道,這個要命問題又如何解決?”

周殷心中嘀咕,臉上卻強笑道:“這還用問?當然可以放心了,只要大王的援軍一到,我們不但馬上可以轉危為安,還肯定有機會反敗為勝,本帥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正是如此。”項冠滿意點頭,又提議道:“大司馬,依末將之見,我們最好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公諸於眾,告訴我們營地裏的所有將士,也順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齊國軍隊,這樣我們的將士和齊國軍隊就更有信心堅守下去了。”

周殷一口答應,還當著項冠的面,立即安排自己的帳中衛士趕赴各營散播消息,宣稱說項羽的救兵在十天之內必然趕到,同時派人與齊國軍隊聯系,把這個情況也告訴給田部等人。項冠則又想譚雙問起項羽的近來情況,譚雙對答如流,說項羽近來身體倒是很好,就是因為戰事不是十分順利,脾氣有些不太好,熟悉項羽性格的項冠也毫不奇怪。

再接著,還是在衛士把早飯送到了周殷面前時,項冠才想起自己還沒吃早飯,便索性在中軍大帳裏和周殷一起吃了一頓早飯,立了大功的譚雙則被周殷的衛士領到了其他的軍帳吃飯休息不提。

雖說多少有些失望援軍的到來過晚,可是能夠與項羽的使者取得聯系,畢竟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告辭離開周殷身邊時,項冠的臉上還是掛滿了久違的笑容,也多少看到了一些反敗為勝的希望。然而讓項冠意外的是,他回到自己的營地沒過多久,親兵就進帳稟報道:“啟稟將軍,那個替我們大王送信的執戟郎中譚雙來了,說是有重要的機密大事,要向將軍你當面呈報。”

“重要的機密大事?”項冠心中一凜,忙喝道:“快,把他帶進來。”

依照項冠的命令,不一刻,剛剛才和項冠見過面的項羽衛士譚雙,就再一次被領到了項冠的面前,恭敬行禮過後,項冠問起他有什麽機密大事要向自己稟報時,譚雙還先看了看項冠的左右,十分小心的問道:“敢問項將軍,在這裏說話方便不?”

項冠明白譚雙的意思,忙說道:“用不著擔心,這裏都是本將軍的心腹,有什麽話直接說吧。”

譚雙答應,然後說了一聲請將軍恕罪,這才脫下自己的外衣,撕開後擺的夾層,從夾層中取出了兩道帶著汗水味和馬腥味的白絹,雙手呈到項冠的面前,沉聲說道:“項將軍,這是大王給你的書信,請你過目。”

見此情景,項冠當然明白項羽的書信肯定非同小可,趕緊親自上前接過,展開觀看時,卻見一道白絹上是項羽親筆所寫的書信,再細看內容時,項冠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原來項羽在書信之上,竟然是這麽親筆寫道:

“項冠吾弟,趙地之事,我已盡知,周殷匹夫怯懦無能,喪師辱國,致使我無數西楚將士葬身沙場,項睢阿弟不幸戰死,罪無可恕。我料此獠懼怕西楚國法,定然會生出異心,乃至生出降漢叛楚之念,萬望冠弟小心提防,切不可讓該獠勾結漢賊,葬送我余下的西楚將士及尚可挽救的趙地局面。倘若冠弟發現異常,萬萬不可猶豫,必須立即搶先動手,斬殺周殷匹夫及其黨羽,接管軍隊兵權,堅守險要待我來援!兄,項羽。”

除了這道書信之外,項羽還附上了一道自己的親筆手令,讓項冠在必要時刻拿著自己的手令斬殺周殷,接管西楚軍北線兵團,並且準許項冠隨意處置不肯服從命令的西楚軍文武士卒。

反復把項羽的書信和手令看完,項冠先是把書信和手令小心折好藏入懷中,然後才向譚雙說道:“你做得很好,等見到了我們大王,我會替你向大王請功的。回去休息吧,記住,千萬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你還給我也帶來了大王的書信。”

項冠低估了周殷對軍隊的控制能力,事實上,譚雙才剛把項羽的書信送到項冠的面前時,項羽衛士譚雙過來與項冠見面的情況,就已經被人報告到了周殷的面前。結果周殷聽了也馬上心中起疑,暗道:“大王的衛士郎中,這麽辛苦才把書信命令送到我的營地裏,不放下心來好生休息,這麽急著去見項冠幹什麽?”

不需要什麽復雜的邏輯,僅僅只是稍一盤算,周殷就猜到了這件事最大的可能,心道:“該不會是背著我給項冠傳達什麽密令吧?給項冠暗中傳令,卻不想讓我知道,事情肯定和我有關,看來我必須得更加防著項冠這個小豎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