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奪寨(第2/4頁)

旅都指揮李延、都將沈平山身穿鎧甲,第一時間進入寨中指揮後續的奪寨戰事。

作為陷陣隊,楊彥率領兩百多甲卒是第一批突殺寨中的兵馬,但李延並沒有讓楊彥直接率部沿鋪石主街往東追殺過去,而是要他們往主街兩翼散開。

“還是先用伏火弩轟他娘的?”楊彥提起橫刀走出來,問旅將李延、都將沈平山道。

西寨門洞開,從長街到東寨門三百二十步,擠滿逃命的蒙軍將卒,卻沒有一棟建築阻礙。

這時候不將滑膛炮拖上來,從西往東轟射,難不成還要用人命去攔截亂軍?

不計其數的人馬擁擠在長街之前,拼著命奪門而逃,卻被狹窄的寨門堵住,四樽輕型滑膛炮直射,一枚實心鐵彈在這麽近的距離,差不多要連著撕碎十數二十人馬才會失去動能。

徹徹底底的混亂,人馬踩踏,鬼哭狼嚎,偶爾有少數殺紅眼的蒙軍拿著刀盾,想要趁滑膛炮發射間隙的空档反沖過來,楊彥這時候則率部蜂擁而上,將這些敵卒攔截下來;還有甲卒越著前膛滑發射的空隙,通過寨門進入寨中。

等滑膛炮裝彈完畢,看到寨墻上的軍旗示意,楊彥他們再邊戰邊退,往兩翼後撤,將中間的射擊通道讓開。

“發射!”隊率揮動令旗,新一輪八樽輕型滑膛炮再一次通過寨門洞,沿長街往東小傾斜角、以近乎平直的彈道齊射而出。

陳昆這時候親自趕到前陣督戰,騎在馬背上,冷眼看著寨中的修羅場,每一次齊射,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血肉橫飛。

待敵軍意志完全被摧毀後,一隊隊步騎才魚貫殺入寨中。

在楊屋峪的東面,還有蒙軍兩座大營,共駐有一萬兩千兵卒,另外在都城嶺西側還有一座敵營,駐有兩千兵卒。

要成功實現“封門”作戰計劃,至少需要搶在敵軍主力回撤之前,將位於象鼻嶺東麓黑石坳以及位於都城嶺西側田字溝的兩座敵營打潰。

有八萬蒙軍主力,分布於長垣山以南七八十裏的縱橫,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就會撤過來。

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控制住楊屋峪,然後清理出通道,供步騎簇擁炮營從楊屋峪出兵,折向東北方向往象鼻嶺東的黑石坳敵營殺去,對寨中潰兵、亂兵的處置,自然絕不可能帶有半點的仁慈。

除了那些放下兵械、五體伏地、趴在地上徹底放棄反抗的敵卒,那些稍有反抗跡象,甚至猶豫著要不要放下兵刃投降的敵卒,都壓根不給考慮的時間,直接刀矛弓弩齊殺上去。

死人永遠是最安全的。

在李秀禁令傳入寨中之前,寨中大部分的潰兵都已經死在刀弓矛弩之下。

司馬德與曹哲午時在文瑞臨的陪同下,進入楊屋峪,看著被拖到兩邊的人馬屍具血肉模糊,看著沿街墻壁還有大片飛濺上去的血跡、碎肉及殘碎甲片,臉色一片蒼白。

這時候最後一批四樽重型前裝滑膛炮以及四輛彈藥車,在三十余多軍馬的牽引下,穿過長街,追隨已經再次出發的兵馬,往東的曠野殺去。

這是何等恐怖的大殺器!

司馬德神色還好一些,司馬氏差不多都打定主意重投洛陽的懷抱,心裏只是還想著討價還價一番罷了,看到眼前一幕,無非是不再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了,那就老老實實的投附吧,難不成日子還不過了?

曹哲臉色就有些難看了。

梁蜀分屬兩國,即便梁軍在軹關陘大捷、收復關中以及斬獲樊川河大捷之後,已經表現出絕對強勢,但在曹哲這次出使洛陽之前,蜀都眾人心裏可都還是想著保持獨立,最多對梁國稱臣納貢。

半個時辰就徹底打垮掉敵軍試圖抵抗的意志跟意圖,一個時辰就完全奪下有六千精銳將卒守禦的軍寨。

半天時間裏,殺死殺傷敵卒超過三千五六百人,捉住千余俘兵,僅有不到一千敵卒往東逃走,而梁軍的傷亡滿打滿算,可能都不會超過一百人。

就算是六千頭豬,殺起來也不會這麽簡單啊!

這完全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在這樣的大殺器之前,蜀國還有拒絕天下一統、保留藩國地位的資格嗎?

“梁軍新式戰械初看只是尋常鑄鐵長管,發射時火光噴發,雷鳴炸響,拳頭或海碗口大小的鐵丸激射而出,磚石驟裂,血肉之軀不能擋也,鎧甲亦是四分五裂!”

著那赫顏雲率殘兵退到黑石坳北部整頓,那赫顏真午時帶著數騎進入黑石坳大營,趕來見此間主將烏素宗述。

他說及在楊屋峪遭受慘敗的情形,心間有不甘,神色猙獰,而眥睚欲裂,但想到諸炮齊射的情形,又是抑不住內心深處的膽顫,說話時,手腳又都禁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仿佛一場噩夢,他還沒能從中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