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奪寨(第4/4頁)

兩個營的輕重型前膛炮,總計三十六樽,在兩千甲卒的護衛下,趕在申時二刻進入預定陣地,對地勢居高的黑石坳敵營展開炮擊。

蒙軍增援兵馬,即便打通南下接應晉城軍民北撤的通道,倉促間也只能利用沿途梁軍遺棄的營寨結營紮防,然後因陋就簡的加強防禦。

這諸多營寨都極為狹窄,由於重型旋風炮的轉移不便——畢竟動輒三四丈高的重型旋風炮,是很難整體移動的,而即便是直接將部件運抵敵營之前進行組裝,也需要先完全控制住敵營外圍的形勢。

因此就短期滯留來說,營寨狹窄一些,不算什麽致命的弱點。

然而在滑膛炮面前,狹窄卻駐軍眾多的營寨就太要老命了。

敵寨之中完全沒有能用來反制的戰械,敵軍戰前也完全沒有防備實心彈轟擊的部署——比如說多挖可以藏人的塹壕、坑洞,在營房頂部堆積一層厚土、內部以木作加固、以及寨墻外側也要盡可能覆蓋厚實的粘土去吸引炮彈沖擊、防止磚石迸濺傷人等等,這些都直接決定烏素宗述在黑石坳的負隅頑抗,根本支撐不住多少時間。

三十六樽輕重型滑膛炮,部署在敵營前一千兩百步到一千五百步的開闊地帶上,左右步騎倚重盾戰弩及上百輛戰車結陣護衛。

每隔四分之一刻時,便是一輪齊射;每四輪齊射暫緩一段時間。

半個時辰之後,黑石坳南面壘石堆砌的寨墻,就被轟塌出巨大的缺口。寨墻之上的敵卒,絕大多數所產生的傷亡,皆是被實心彈轟碎的石塊迸濺所致。

而守在營寨之中的敵卒,沒有防備、閃避實心彈轟射的經驗,視野又被寨墻擋住,傷亡更是慘烈。

以蒙軍的驍勇兇悍,倘若兩千步甲在常規、他們所熟悉的廝殺,產生四五百人的傷亡,他們或許還能咬咬牙,士氣不崩潰掉。

然而在他們所不熟悉的密集炮擊下,這麽短的時間,甚至大多數兵卒都沒有看到對方梁軍將卒的面孔,這被幹掉兩成多的兵力,這仗還要怎麽打?

他們唯一幸運的,大概就是黑石坳寨一面臨山,北面、東面都有通道可以奪路而逃,不至於像楊屋峪最後差不多有三四千守軍直接被憋在寨中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