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瘋狂的鏡子

劉鴻漸回到家中時,已是下午時分,孫秀秀與他的老爹去上祖墳還未回來,家裏只有牛大棒槌在喂馬,劉鴻漸詢問牛大棒槌京城最大的典當行是哪一家。

作為土生土長的京城人,雖然不知道劉鴻漸去典當行做什麽,但還是直接帶劉鴻漸去了京城最大的典行——昌盛典當行。

昌盛當鋪已存在百年有余,據傳是某位了不得的勛戚家的產業,由於有強硬的後台,在京城甚是吃得開,百年來不論是天災人禍,還是朝廷動蕩,都沒有對昌盛當鋪的生意造成影響,反而越是動亂時期,當鋪的生意就越是紅火。

劉鴻漸帶著大棒槌進入昌盛當鋪,雖然劉鴻漸一身布衣,身後的大棒槌更是渾身補丁,但一進門識人無數的當鋪掌櫃錢學忠就看出進來的這位不簡單。

“這位公子是來典當還是來淘些寶貝的?”掌櫃的笑臉相迎,顯得格外親切。

“哦?勞煩掌櫃的講究一下這裏的門道?”劉鴻漸目光四處掃了一遍,發現店裏除了幾個破落的書生在與估價的朝奉理論外,墻邊幾張桌子上,還坐著幾個公子哥模樣的年輕人,明顯這幾個年輕人不是來當東西的。

“呵呵,如果公子急需用銀,可將值錢的東西質押於本店,換得銀錢便是典當,當然也有人是來此處尋稀罕物的,比如那邊的幾位!”

掌櫃的解釋十分耐心,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的客戶,也正是如此昌盛當鋪的生意才能如此昌盛。

“哦?那掌櫃的看看這個物件算不算得稀罕物?”劉鴻漸從懷中取出一枚小鏡子,神秘兮兮的遞給錢掌櫃。

作為昌盛當鋪的掌櫃,見過的東西多了去了,可即便如此當見到如此精致且成像清晰的鏡子,掌櫃的仍然是嘖嘖稱贊。

“妙啊!是個寶貝,如此大且清晰度如此之高的鏡子老朽還是第一次見!包裹之物非金非木,真是神奇!”錢掌櫃一邊觀摩,一邊說道。

鏡子很普通大約直徑有二十厘米,就是那種現代超市裏三塊錢一塊的塑料包裹的圓鏡子,但要看這是在什麽朝代。

雖然明末時已有過鏡子的記載,但全部是從西方遠洋過海走私偷運過來的,數量稀缺,而且由於限於制作技術和工藝上的欠缺,鏡子一般都只有巴掌大小,而且成像的清晰度很差,只稍比銅鏡好些。

即便如此,一塊巴掌大的西洋鏡仍然價值2000兩白銀。

“這位公子,老朽願意出紋銀3000兩買下這塊鏡子,不知公子可願出手?”錢掌櫃人老成精,故意裝作不甚在意的樣子,有些懶散的隨口道。

MMP你當老子傻呀,剛才你的表情都已經出賣了你,劉鴻漸心中暗罵,這些奸商沒有一個好東西,還沒待他回絕,同樣關注著這邊情況的幾位公子哥來了興趣,一個個丟下酒杯走了過來。

“我說老錢,就這塊鏡子,這成色,還這麽大,你才出3000兩,不是明擺著坑人嗎?”一個身著華衣的公子哥走出來,對錢掌櫃的做派很是鄙夷。

“這位兄台,我願出4000兩,可願割愛?”隨即轉身對劉鴻漸道。

“承右賢弟,上次那個翡翠扳指為兄已經讓過你一次了,這個鏡子你可別跟我搶?翠雲樓的紫雲姑娘一直想要個西洋鏡子,這次這鏡子歸我了!”一個年約三十的男子也接話道。

“小子,我出5000兩,這個鏡子賣給我吧!”叫張承右的是兵部尚書張縉彥的小兒子,而左邊那年紀稍長的便是吏部右侍郎李建泰的獨子李天成。

“龍介兄,所謂寶物無主,價高者得,我可不吃你那一套,我出5500兩!”又一個公子哥叫嚷道,聲音有些尖銳,龍介是李建泰的字,說這話的是禮部尚書陳演之子陳忠。

“哼,不就是一點錢嗎,我出6000兩!”李天成面色不善,怒視陳忠。

“我出6500兩,老子家也不差錢!”陳忠不甘示弱。

之前第一個出價的張承右見二人較上勁了,價格越攀越高,就放棄了對鏡子的爭奪,雖然張家有錢,但他只是張縉彥小妾所生,並不敢過於放浪。

不一會價格已經攀升到7500兩,陳忠出完價,已經是有些後悔了,這個價錢他雖然能拿得出,但畢竟對他來說也是一大筆錢了,若不是為了爭口氣,他早就打退堂鼓了。

劉鴻漸看著幾人為了一個幾塊錢的破鏡子爭的臉紅脖子粗,哭笑不得之余,也暗驚於這些官員家產之巨,想來史書誠不欺我。

而劉鴻漸身後的牛大棒槌更是聽的眼睛都直了,劉鴻漸對銀兩沒有太大的概念,但牛大棒槌在京城混了二十多年當然知道幾千兩銀子是多大的財富。

就拿物價來說,即使現在是天災之年,米價上漲,一兩銀子也能買100斤白米,7500兩啊,俺算算能買多少米,俺的天呀,估計夠俺吃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