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帝都血夜(二)

崇禎一聲令下,早已在皇極門外等候多時的京營士兵魚貫而入,不一會就把皇極門內的眾大臣裏三層外三層包圍了起來。

王承恩站在禦座旁,從身後的王二喜手中接過聖旨,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禮部右侍郎魏藻德,就職以來,不思為國分憂,貪汙受賄,於崇禎十四年三月收受賄銀八萬兩,五月收受地方官共計三萬八千兩白銀,八月以賑災之名,貪糧秣十萬石,賣於奸商。”

“崇禎十五年一月,收賄銀一萬三千兩,十月收受地方孝敬兩萬四千兩……”

“崇禎十六年……”

……

“將魏藻德除去官衣,革職查辦,押下去!”

期間魏藻德一言不發,這幾年他做了多少貪贓枉法的事他自己都數不清,聽到台上例數自己的一條條罪證,從最初的不停擦拭額頭冷汗,到最後幾乎站立不穩。

身邊早有三五個士兵摘下魏藻德的官帽,除去官衣,一左一右架住魏藻德雙臂,押了下去。

“查兵部尚書張縉彥,不思國之彌艱,私售朝廷火器、戰甲於奸商,乃至國之重器流落於闖賊、建虜,罪大惡極,革職查辦,等候發落!”

聽到自己名字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再也站不住,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山呼冤枉。

但身後的京營士兵哪裏肯聽他辯解,農民軍兩次圍困京城,農民軍手中的火器曾殺死他們多少弟兄,現在才知道那些殺死他們袍澤的火器,竟然出自他們的最尊敬的兵部尚書之手。

眼中噴火的京營士兵,粗暴的一巴掌扇去張縉彥的烏紗帽,解去其官衣,不理會哭哭啼啼癱軟的張縉彥,拖死屍般拖了下去。

“查吏部右侍郎李建泰……”

隨堂太監身後禦案上擺滿了小山一般的聖旨,王承恩宣讀一道,王二喜就接過,然後遞上另一道,京營士兵隨即帶走一人。

皇極殿雖被擠的水泄不通,但氣氛卻極其詭異,只有王承恩略帶尖銳的嗓音響徹大殿,而崇禎則在寶座上冷眼看著底下的一切。

周圍站滿了手持戰刀的京營士兵,被點名的大臣已知在劫難逃,大都癱軟在地,也有幾個硬氣的武將想沖開守衛,但隨即被士兵亂刀砍死。

鮮血飛濺到皇極殿的石柱上,隨即淌了一地,這座屹立大明兩百余年的大殿,今夜血雨腥風。

皇城外的北京城,夜色彌漫,整個京城全城戒嚴,所有城門皆已關閉,所有京營士兵嚴陣以待,早已得知命令的京營副提督李懷忠站在京城城墻上,手握戰刀,遠望著燈火通明的皇城,面色肅穆。

錦衣衛衙門裏,燈火通明。

由於事關重大,一直到與崇禎大帝商議好具體事項,劉鴻漸才把這次行動告知了錦衣衛梁陽等人。

梁陽大驚之余,也是滿臉的興奮,貪官汙吏,朝綱敗壞,百姓荼毒,曾一度使他心灰意冷,如今他方才明白面前的這位年輕人,是何等的沉得住氣。

也明白為什麽近段時間劉鴻漸一直讓錦衣衛加緊演練,甚至還要分成以百戶為單位。

梁陽自知這次行動的兇險,但臉色卻沒有絲毫的恐懼,梁家世襲錦衣衛千戶已經有三代,心狠手辣的上官他見過,貪財好色的上官他也見過。

他一直在蟄伏,等待那個為國除賊、一展身手的機會,三十年了,一直到他須發斑白,現在,機會來了,他看了一眼眼前這個有些莽撞的年輕人,是非成敗老梁我陪你走一遭吧!

晚八時,約定時間已到,劉鴻漸、梁陽、張順、常鈺等人從指揮使衙門走出,常鈺手中拖著一摞子文書,上面正是所有罪狀累累的官員名單。

錦衣衛指揮衙門外,烏壓壓的站滿了錦衣衛的緹騎,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早已脫胎換骨的錦衣衛們雖然不知夜裏突然召集他們究竟有何安排。

但京城今夜別樣的氣氛早已讓他們心潮澎湃,有大事要發生了,錦衣衛終於要重振雄風了!

火把照亮面前緹騎們一個個面容剛毅卻又帶著興奮的臉龐,劉鴻漸站在錦衣衛衙門外,四周一片寂靜,微風浮起,吹動劉鴻漸身上華麗的蟒袍。

所有人都在等著他發號施令。

“勇士們,你們曾為國除賊,享有無上榮光!然天道崩坍,貪官禍亂,今夜,隨我一起,鏟除奸佞,為國盡忠!”

“鏟除奸佞!為國盡忠!”

“鏟除奸佞!為國盡忠!”

所有人幾乎是用著吃奶的勁兒喊出,隨即常鈺給眾緹騎們發派任務,以貪官官職大小,以及經過偵查其府上家丁的多少,來分配緹騎兵力。

接到任務的緹騎們,或是在總旗、或是在百戶官的帶領下,迅速消失在夜幕中。

到達指定府宅,由幾個身手好的緹騎,搭人梯入墻,隨即大門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