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爭辯

戶部左侍郎說完還不忘四處望望,果然朝臣皆是一副震驚的表情,其實就連他這個平日經常與銀子、軍糧打交道的,剛聽到屬下報上來的數字也是嚇了一跳。

要知道朝廷一年的稅收才堪堪四百萬兩,這一下子一億多兩!幸福來的太突然,直至又命屬下重新清點一遍方才安了心。

劉鴻漸倒是好整以暇,對這些大臣的錯愕感覺甚是厭惡,他可不信這些老家夥不知道哪裏有銀子,只不過不知道有這麽多而已。

就拿山西、陜西這個靠近邊關的省來說,他只是粗略的拿犁耙犁了一遍,就撈出來這麽多,那江南富庶之地,哪一個省是山西、陜西能比的了的?

再加上沿海地區一些手眼通天的奸商做些見不得人的走私買賣,那利潤,讓劉鴻漸想想都眼紅。

可又有什麽辦法,江南之地愈加富庶,可朝廷的稅收愣是收不上來,劉鴻漸可不相信眼前的這些老頭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

只是利益牽扯甚多,大家都不想當那個出頭鳥而已。

崇禎也是錯愕了片刻,但隨即面露驚喜。

“竟有如此之多嗎?安國伯,那山西怎會有如此之多的財富?”

這問題昨日他已問了劉鴻漸,但劉鴻漸歸家心切給含糊過去了,現在天降巨財,使得崇禎又起了心思。

“皇上有所不知啊,山西、陜西兩地百姓是窮,可商人不窮啊,皇上可知那些商人幹的勾當?

這些老雜毛從南方低買高賣糧食於窮苦百姓,不僅給百姓就是微臣親自去山西購置軍糧,仍舊是比原價高出一倍有余。

更可恨的是,這些奸商竟然暗地裏為建奴運送物資,不僅如此,這些奸商為了銀子還暗自出賣我大明軍情,那些韃子搶劫來的珍寶,也皆是交由這些奸商代為販賣。

以至於幾十年之下,這些老東西個個肥的流油,微臣所說皆有據可查,微臣當時聽了也是憤怒不已,就下令抄了他們的家,並把土地都分與了百姓。

山西、陜西兩地連年幹旱多災,百姓困苦,此事還望皇上準允!”

抄家到沒什麽,畢竟是給他崇禎搞銀子,可私自把地分給農民,就有些僭越了,要知道年初抄京官諸位大佬的家時,可不止財帛,只是土地就收回來數十萬畝。

土地皆被崇禎大手一揮並入了皇莊,倒是讓皇室上下樂的不行。

“奸商不知國,實在可恨,愛卿可把這些人一並壓到京城否?”崇禎聽的也是義憤填膺。

“回皇上,微臣看他們不順眼,都給幹掉了!”劉鴻漸嘿嘿一笑。

崇禎:“……”

“不過微臣把那匪軍的首領李自敬帶回來給皇上解氣,還有大順國的護國將軍李過!”想著只是自己過癮有些不地道,劉鴻漸趕忙補充道。

“啟奏陛下,昨日萬歲山千戶所確實有俘虜交接給兵部。”李邦華趕忙回應。

“如此甚好,這闖賊禍亂我大明也有十多年了,愛卿此番立下大功,朕定不會虧待為我大明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皇上,安國伯平定大順之亂自然功勞甚大,但臣聽聞其不僅在山西、陜西兩地大肆搶掠商販,而且還私自把土地交還當地百姓。

更有甚者,安國伯以一總兵之職,竟直接招降了闖賊余孽,還讓他們駐守九邊重鎮,臣以為此事不妥,若長久以往必生事端。”

禮部尚書馬士英出言啟奏,馬世英剛接蔣德璟的班沒多久,他本是南京戶部一主事,朝廷用人之際,就把其調了回來任了禮部尚書。

又是這廝,擺明了跟老子過不去是吧,這個生面孔昨日剛見著就說他壞話,昨夜晚宴老梁頭還專門提醒他,說是從南京新調來了禮部尚書,名曰馬士英。

這馬世英其家族本就是江南的豪紳,且對他在山西所做的處置十分不滿,好像是影響到了其家族的生意雲雲,讓劉鴻漸小心應對此人。

媽了巴子,這些鳥官真是殺都殺不盡啊,朝廷都是吃幹飯的嗎?怎麽竟舉薦些這樣的鳥人。

劉鴻漸對這馬士英是有些印象的,可不有印象嘛,崇禎大帝自掛東南枝之後,南明小朝廷迅速的潰敗就跟眼前這位脫不了幹系。

其人雖不像《明史》中所說‘貪鄙無遠略,復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但其實也差不到哪兒去。

其人升任南明首輔後,重用其同年友阮大鋮,阮大鋮一朝大權在握,便對一些他不滿的文臣展開了清洗,馬士英不僅放任不管,而且還不時的添油加醋。

從外來看,南明的軍隊皆掌握在江北四鎮這等軍閥手裏,本就對南明皇帝陽奉陰違,從內部看,內部文臣勛貴之間的權力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而且這鬥爭貫穿南明弘光政權始末,到後來愈演愈烈,直至被韃子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