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起駕回京

“五天之內,吏部左侍郎劉芳名家仆進出定王府四次。

吏部右侍郎進出定王府四次。

還有兵部郎中許泰江、督察院右副都禦史陳錦。

吏科給事中張振方、戶科都給事中王雲中、禮科右給事中陳其銘、兵科左給事中吳振奇、刑科右給事中文嚴昭、工科右給事中顧為庸。

……

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大興伯齊天德。

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東寧伯焦夢熊。

……”劉鴻漸拿起崇禎拍在桌子上的書信只草草的看了一遍。

無怪乎崇禎生氣,這特麽的老爺子還沒死呢,這群人就坐不住了,就算是崇禎真的駕崩,這些鳥大臣不去找太子表忠心,跑定王府作甚?

大明朝祖制,朝臣不可結交勛貴,而親王更是首當其沖。

其心有罪,其罪當誅!

“皇上莫要動怒,既然咱們已經知道了朝臣的舉動,那便不是壞事,宮內有曹化淳盯著,想來太子殿下不會有什麽危險,咱們在這生氣也沒用,盡快回京才是上策。”

劉鴻漸見崇禎滿臉的怒色趕緊勸慰,心想這大叔怎麽這麽容易沖動呢,性子太急了,而且只是幹著急!

邊軍二十幾萬軍隊剛跟著你打完韃子,京營也在咱手裏,你怕個啥?又生氣個毛線?

“待朕回去,朕要將這等奸佞一網打盡!一個不留!”崇禎仍是怒氣滿滿。

他能不氣嗎?六部半數侍郎倒戈,六科幾乎全部選擇支持定王,還有都督府、督察院……

這是要動搖國本,這是要逼宮呀,崇禎可不信這群人是去找定王嘮嗑,還是在這個節骨眼。

他比劉鴻漸想的更多,國不可一日無君,如果他真的駕崩,朱慈烺雖然身為太子,但卻未曾真正臨朝,變數實在太多。

如果都督府中也有佞臣,那就更危險了,都督府手中可是有兵的,雖然沒有調兵權,但事急從權,萬一這些人用強呢?

君不聞玄武門之變?

那麽宮中呢?誰又能保證宮裏的人都是百分百衷心?如果這些家夥來個裏應外合、釜底抽薪……

“陛下息怒呀,只要您還健在,他們就算把朝廷掀了也沒用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再多的陰謀也是徒勞。”劉鴻漸只得繼續勸慰火上心頭的崇禎。

不論是太子還是定王,在崇禎面前全都得靠邊站,事不關己,關己則亂,崇禎想來也是一時心急。

六科給事中全部反水,也讓劉鴻漸挺意外的,但細細一想雖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這一年多以來,不論是崇禎還是他,幾次三番的把六科鍵盤俠們的臉按到地上摩擦,誰還沒個脾氣呢?

這些人反水估計一大部分功勞還是得落在他身上,畢竟劉鴻漸向來與這些人不對付,還動不動就抄人家的家。

最重要的是,劉鴻漸曾兩次提征收商稅,這是掘人家的根兒呀。

為啥這些家夥不擁戴朱慈烺呢?

唉,這鍋就得崇禎來背,朱慈烺這孩子性子太像他爹了。

崇禎上位這十七年,內閣首輔換了幾十個,朝廷大員殺了一波又一波,還是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愛猜忌。

試問,哪個朝臣不怕?哪個朝臣會喜歡這樣的皇帝?

如果朱慈烺真跟崇禎一個模子裏刻出來,那朝臣們會樂意嗎?

而且朱慈烺與崇禎一樣,皆是對劉鴻漸信任有加,這廝如果依舊掌權,那還不翻了天了,還有他們什麽事兒?

定王就不一樣了,雖然年紀小些,但性子與太子差別很大,而且向來溫文爾雅笑臉迎人,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好君王。

更重要的是,年紀小好呀,好控制,好欺負。

“通知京營將領,明日一早便啟程,朕要火速回京!”崇禎胡子一翹對劉鴻漸下令。

他是真不敢拖,這些個家夥既然敢如此行事,定然是有所依仗的,西山大營的剩余京營軍仍有八萬,誰能保證不會有人利欲熏心呢?

“臣這便去安排!”劉鴻漸也不多言,拱手便出了屋子,錦衣衛北鎮撫使裴信文隨即跟了出來。

“指揮使大人,梁大人得知陛下的消息,特派了五個百戶的錦衣衛弟兄日夜防守國公府,如今大人府宅周邊皆是身著便衣的自己人。

各個街口也都有咱錦衣衛的人盯梢,一旦發生意外,衙門內的弟兄便會火速前去支援,確保指揮使大人家人的周全。”

裴信文跟在劉鴻漸身邊低聲道。

“老梁倒是個有心人,不過,諒這些鳥人也不敢動本官的家人。”劉鴻漸目色一冷。

他們真要是敢這麽玩兒,劉鴻漸能讓他們後悔生而為人!

夜色已深,但劉鴻漸知道這一晚上,不少人都要睡不了覺了。

沒有多余的應承,第二天一大早,崇禎劉鴻漸帶著京營三萬大軍向著京城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