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爾等想造反嗎

八月初六,定王府。

“定王殿下,我家大人說,萬事俱備,只待先帝喪期一至,便可助殿下成就大業!”定王府大殿內一個頭發灰白的老奴說道。

“本王知曉了,告知你家大人,待本王成事,定然不會虧待於他,三公之職,本王任你家大人挑選!”定王朱慈炯一身青綠色錦袍,端坐在大殿中央。

朱慈炯雖然才十五歲,但目光卻是十分深邃,讓大殿內的老奴不敢直視。

“是,小的一定如實回稟,小的告退!”這老奴也不敢多言,得了定王的準信兒便行禮而去。

十五歲,若是在後世,才只是個皺著眉頭算著一元二次方程的中學生。

十五歲,若是官宦人家的孩子,才是個每日啃著四書五經夢想著一朝高中的讀書人。

但是,十五歲,若是生在皇家,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爭將讓他們快速成熟。

生於皇家的血脈,不用去算什麽一元二次方程,更不用去為科舉而發愁,他們已然站在了權力的最頂峰。

能讓他們感覺興奮和無法企及的,只有那最後一步,一步登天的位子!

親王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被權力欲望驅使的人怎會知足呢?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如無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他朱慈炯就要做那萬萬人之上的人。

“王爺,老奴這幾日左眼一直突突的跳,古言左眼為匈右眼為吉,老奴……”見那老者起身而去,定王府總管太監李會興低聲勸道,但還為說完便被朱慈炯打斷。

“住嘴!本王自有分寸,你只需盡忠職守便可,若再敢胡言亂語,休怪本王不顧情誼!”朱慈炯大怒。

自朱慈炯懂事起,李會興便跟在他身邊,幾乎是看著他長大的,朱慈炯向來不得崇禎看重,淘氣之時更是總被崇禎責罵,而不少的鍋都是李會興幫他背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便是李會興幾次三番的忤逆,他仍是沒有治罪。

若是常人,早便被他亂棒打死了。

“老奴該死,老奴該死,只是老奴年歲大了,見的事兒多,依老奴看陛下的病重消息來的突然,恐有蹊蹺啊王爺!”

李會興知道他不勸,這王府之內定然更無人敢言,雖說不少朝臣都來表態效忠,即便是那位先帝的肱骨重臣也隱晦的表示會聽命於王爺。

但陛下還好說,那安國公可是好相與的,這一年多以來,栽在他手裏的哪個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定王是他看著長大的,他斷然不想看著自家王爺走上這條路,這太冒險了。

“你給本王滾出去,本王不想看到你!再敢多說一句,本王殺了你!”朱慈炯怒極,以手指著李會興道。

他怕什麽?就算父皇他是故意設局他也不怕,他自始至終沒有出定王府一步,就連他府上的奴仆都是如此。

一切都是那些朝臣們所為,與他朱慈炯沒有半毛錢關系,如若真到了那一步,他只要死死咬住都是朝臣們所為,是他們一廂情願,非要如此行事。

父皇難不成還會因此殺了他嗎?根本就不可能。

除非證據確鑿能證明他有謀反的舉動,大明還未有誅殺親王的前例,他有恃無恐。

他知道一旦太子朱慈烺繼位,他立刻便要從京城遷出去,去遙遠的南方封地,永遠的離開京城。

他更知道真的離開京城,再想回來便是千難萬難。

沒有皇帝的詔令,即便是親王也無法離開自己的封地,他只能像大明數十萬皇族一樣,在封地之內,混吃,等死!

富貴險中求,這險值得冒。

……

京城內城西街一處府宅。

“銘辰,東寧伯那邊可都安排妥當了?”沉暗的屋子內傳來一個老者的聲音。

“大人放心,焦大人言明,他已經策反了京營中一個參將,一待關外有確切消息傳來,咱們便有五千軍士,外加上宮中的內應,只要營兵入了皇城,大事可期!”另一個聲音道,言語頗有些興奮。

“嗯,不可粗心呀,這幾日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多有異動,告訴其他人,沒有緊要事,休要再去定王殿下府上。”老者又言。

“謹遵大人令,下官隨後便會著人通報。”

“嗯,下去吧!”老者揮揮手,這中年人拱手而去。

老者起身走到窗邊,背負著手望向窗外,院子外面天氣陰沉沒有一絲風。

陛下呀,臣非利欲熏心,臣也是為了大明的百年基業呀!

老者望著即將要下雨的天空嘆了口氣,但願一切順遂吧!

“老爺,老爺,大事不好了!”老者剛轉過身去,管家便慌裏慌張的跑了進來。

“何事如此驚慌?”老者心有隱憂,這老管家跟著他幾十年了從未見他這樣。

“老爺,兵部傳來消息,陛下身體已無大礙。”

天空忽然閃過一道亮光,哢拉拉——響起一聲炸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