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窮究於理,成就於工

西山工學院中央廣場前人頭攢動,耗時三個月,凝聚數千民壯、匠人、教諭心血的西山工學院正式開山授課。

廣場中央邊上,坐北朝南屹立著一座高六層的磚石建築是為格物樓,用作眾教諭辦公。

而此時工學院全體弟子以及所有教諭皆站在廣場之中翹首以盼。

“嘿,聽說了嗎,今日不僅咱們的山長要來致詞,還有朝廷的工部尚書也要捧場。”一個身著粗布衣服明顯是農家子弟的半大孩子歪頭對身邊人道。

“咋沒聽說,咱們的山長可是安國郡王,山長相邀尚書大人豈敢不賴?”另一人應道。

“俺叫石開來自河南,俺爹是個石匠,恁咋稱呼?”另一波人也竊竊私語,與自己之後的同窗之間互相介紹。

“俺叫牛大力,順天府的,俺爹讓俺來工學院讓俺學手藝。”說此話的是個壯碩的半大小子,天災之年能有這身板看樣子家境不錯。

“咱工學院有二十幾個科目,你報的哪三個?”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半大小夥子不一會兒便熟絡了起來。

工學院的教諭除卻享譽大明的幾個工學大牛之外,大部分教諭皆出自軍械所,早在一個月前,宋應星、徐驥便與劉鴻漸商議好了工學院初創所授之科目。

科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曰重工,一曰輕工。

重工之下又分土木、采掘、冶煉,土木之下又分房落建築、橋梁、交通、水利等科目。

采掘以下分為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木材采伐……

冶煉以下的科目最多,只金屬冶煉便分為好幾種,另外還有煉焦、水泥、煤炭、石頭再加工、化學……

輕工則分為紡織、日化,細分之下又棉、毛、麻、絲的紡織及縫紉,皮革及其制品,造紙、玻璃、陶瓷等等。

工學院規定,每個弟子首先要選擇重工或者輕工,而後必須在其中選擇一個科目為必修,兩個科目為選修,學制兩年。

“俺爹是石匠,俺自然要選冶煉,其余兩個俺要選那個什麽金屬開采和提煉,至於那個啥選修,俺還沒想好。”石開撓了撓頭回道。

“嘿,小個子你叫個啥?咋也不說話?”牛大力見邊上一個身著華貴的瘦削小子站著沉默不語,拍了拍他的肩頭問道。

看著甚行頭家裏條件應該不錯,石開不由得皺了皺眉眉頭。

“哦在下孫雲球,來自蘇州府吳江縣。”小個子拱手道。

“南方人呀,在工學院可不多見呢!”牛大力回道。

在大部分北方人眼中,江南多才子,大多皆是喜舞文弄墨之輩,而這小個子一看便是來自富貴之家還是江南人,不由得便讓一眾窮小子生出隔閡。

“學識不分南北,在下只問真知,各位同窗還請多多關照。”孫雲球拱手劃了一圈不卑不亢的道。

“來了,來了!”眾人言語間,工學院大門進來一撥人。

兩排親衛呼啦啦率先進來審視著四周,他們不管這些教諭還是學子,任何情況下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保衛自家大人的安全。

劉鴻漸與工部尚書範景文聯袂而來,笑呵呵的接受諸教諭和學子們的問候。

範景文是被劉鴻漸強拉來的,甚至於連早朝都沒上,這在朝廷裏可是大罪,雖說劉鴻漸告訴他已經跟崇禎打了招呼,但範景文心裏還是惴惴不安。

劉鴻漸登上了一處青石鑄造的平台,底下眾人皆禁聲等候山長大人的發言。

第一期學子之中有吃不上飯的窮苦百姓、有原本便是工匠家的孩子,但大多還是前者。

雖說朝廷已經頒布了聖旨,恩準匠戶之家自由擇業,但三百年來的積怨仍讓大明百姓認為,匠人乃低賤的職業。

也因如此,對於大部分學子而言,劉鴻漸首先是大明的安國郡王,而後才是工學院的山長,他們來此大多抱著混口飯吃的想法。

畢竟工學院是包吃住的。

“諸位也許知道我是誰,我便是你們的山長,也是你們之後對於我唯一的稱謂。

在這裏,沒有身份尊卑,我也不管你們先前是窮苦百姓亦或是富貴之家,在工學院,你們都是同窗,你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放下成見、追求真知、格物窮極,為工業之興而奮進,為大明之崛起而奮進。”

劉鴻漸收起笑意,審視著底下好奇的半大小子們。

“本山長也知道,你們中有不少人家是為了給家裏減輕些負擔才入的工學院,這沒什麽大不了,本山長接納你們。

但是!工學院可不是好吃懶做的地方,從今天起,工學院開山授課,你們將有一個月時間接受各自教諭初步的考核。

凡是不合格者,本山長會發放路資遣返原籍。

而後每三個月皆有考核,不合格者仍舊會被遣返,哪怕最後只留得一百個人,本山長也在所不惜,這裏也不收混吃等死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