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牽一發而動全身

聽了朱慈烺的話,劉鴻漸真想給這廝一個糖炒栗子(腦瓜崩),且不說其他方面,在關鍵問題上小朱與老朱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依稀記得兩三年前,每逢遇到難辦的事兒,崇禎大叔都是一句怎麽辦,或者直接是你看著辦。

現在到了小朱這裏,竟然還是這樣,這真是讓劉鴻漸蛋疼。

不過朱慈烺比崇禎大叔還好點,倘若是崇禎大叔肯定是以一副長輩的姿態,意思是這事兒交給你,我放心,好好的幹雲雲。

即便他不懂,也不會面上裝不懂,而朱慈烺則是一臉認真的看著劉鴻漸,他不知道怎麽辦,並且不認為虛心向劉鴻漸請教有什麽不好意思。

這讓劉鴻漸心裏即便有火兒也不好意思發。

“怎麽改。”劉鴻漸撓了撓頭。

首先八股取士肯定是要取消的,八股害人匪淺,導致舉子們都讀書讀成了書呆子。

其次是四書五經這東西,修身養性肯定沒得說,治國齊家也很有水平,但四書五經絕對不能是科舉遴選人才的全部內容。

按照劉鴻漸的想法,四書五經最多占比百分之三十就足夠了。

另外要加入策論、明法、明算、明字等內容,策論即後世的實時政治,出題者就當下的政治格局、或者某一事件出題,讓舉子們根據自己的見解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

而明法則是關於法令的知識,韓非子雲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無道得小人之信矣,說白了就是身為侯備官員,你自己首先得熟悉大明的所有律令。

明算則更好理解,數術、幾何等,這些在後世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在前朝如唐、宋也都作為科舉內容考核,但到了明朝卻幾乎廢弛。

只有少數一些不被朝廷重用、或者屢遭被貶、心灰意冷的時候才會去研究些天文數術,例如宋應星、徐驥等等都是如此。

整個國家都不注重數、理、工,這簡直是與科技發展背道而馳的。

然後便是工學和兵學,這些也要加入科舉考核中,這才是劉鴻漸改革科舉想法中的重中之重。

儒家根據自身利益區分的三教九流簡直是扯犢子,什麽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完全是儒生們往自己臉上貼金子。

四書五經乃至聖人之言算作後世的政治學,說白了,熟讀歷史之人治國理政確實有效果,但沒了工學和兵學國家的發展就是畸形的。

哪一項都不能落下。

至於將這些東西都加入科舉後,舉子沒時間學這麽多東西怎麽辦,加入新興的科目後國家又當如何遴選人才,以及這些人才的任用問題,這個劉鴻漸倒是不作難。

為何?因為這完全可以搬後世中國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選用制度。

事實證明,後世中國能用幾十年時間崛起,教育制度是功不可沒的,誠然,其間難免有過分壓榨學生業余時間的不妥之處,也有為了分數而忽略實踐的某些缺點。

但這制度放在現在,絕對是超前的,對於這個年代的借鑒意義絕對是雪中送嘆。

如何應對剛才所言的問題,簡單說來就兩個字,分科!

鄉試之前,所有學科分門別類在各縣學、府學都要招聘相應的教諭來教,待學生們大致了解了所有的科目,鄉試之後成為秀才,便從中挑選一二門自己感興趣、或者自我感覺有前途的學科來深造。

秀才大概相當於初中畢業,舉人大概相當於高中畢業,進士則是大學畢業,政治學、兵學、理工學三門主科同時設科舉取士。

考中進士者,學四書五經那一套的分配去做行政工作,例如禮部、吏部、刑部,學兵學的分配入兵部、甚至擔任一地之總兵、巡撫、巡按,而學理工的入工部、戶部。

然後便是科舉周期從三年改為兩年,根據具體情況再確定是否改為一年。

三年選兩百多個進士,天下舉子千千萬,苦等三年就選這麽點,這有點太苛刻、太不近人情、太不符合國情了。

兩年一次,進士名額也要提升,三個科目每科都要選至少三百人,也就是兩年出進士九百人,這跟後世大學生畢業的人數其實已經天差地了。

但沒辦法,劉鴻漸首先要考慮大明當下的情況,具體以後怎麽改,他可以慢慢來。

但饒是如此,他仍然要解決這多出來的六七百進士的安置問題,因為這事兒即便他不管,最後小朱還得找到他頭上。

這就又牽扯到了大明的官制,為何這麽說,比如按照大明原有的科舉流程,考上進士者入翰林院等待朝廷分配。

一般情況下首先是下放到一個縣擔任縣令,也就是縣長。

這縣長可不是後世的縣長,大明不是後世一個縣設組織部、財政部、貿易部、司法局、公安局、人事局、交通局、環境部等等一大堆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