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友誼?屁都不是

這自南洋來的錦衣衛不過是個百戶官,哪裏見過這般陣仗,當朝皇帝、全體內閣成員都目光灼灼的等著他答復,以至於這見識過南洋大風大浪的錦衣衛也緊張的不得了。

經過這錦衣衛結結巴巴的一通解釋,所有人終於大致了解了南洋鄭家的遭遇。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一起海盜事件說起,鄭家雖然失去了大明這座靠山,也失去了大明的生意。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靠著幾十年的資金積累以及充足的戰船、水師儲備,在南洋依舊是一霸,否則一眾歐羅巴列強也不可能讓鄭家加入到分食東南亞的陣列當中。

鄭芝龍雖然將鄭家總部設在南洋的蘇祿,但其至少有一半的生意來源於日本國,而且德川家自發布鎖國令後,只允許鄭家與日本做海上貿易。

即便是荷蘭國的貨物也必須經過鄭家的手,這簡直讓已經稱霸大西洋、印度洋的荷蘭國如鯁在喉。

兩個月前,滿載著貨物的鄭家商船自日本國駛往蘇祿,在途經五島海域(沖繩島)時遭到海盜襲擊。

殘忍的海盜不僅將貨船全數扣留,並將八艘大船上的兩百多水手全數殺死,還將頭顱掛在了船舷之上,任海鳥啄食。

鄭芝龍聞聽此事自然大怒,他稱霸南洋二十多年,在南洋的地界兒莫說被劫掠,就是真碰到海盜見了他鄭家的船都要躲的遠遠的。

後經查劫掠鄭家商船的乃是當年為明廷剿滅大明海域海盜時的漏網之魚——混江龍侯三。

這麽多年來鄭家在泉州安平養尊處優,早便將這侯三給忘了個一幹二凈,哪兒知道這才剛搬家就被一個當年的嘍啰倒打一耙。

鄭芝龍擔心如若放任不管,以後鄭家在日本海、大明海的威望會大受損失,甚至以後會有更多的海盜覬覦鄭家的商船,他決定率領鄭家水師趕赴日本海域剿滅侯三以儆效尤。

但這一決定遭到了鄭家老四鄭鴻奎、以及鄭森的反對,鄭鴻奎認為以如今鄭家的實力,根本不足以震懾到日本海甚至大明海的海盜。

而且貿然的將水師調到日本海,會導致蘇祿大本營的空虛,鄭森也擔心周邊的強敵會趁虛而入。

只是鄭芝龍脾氣倔的很,但凡是拍了板的事情,便容不得其他人來改變,尤其是涉及到鄭家臉面的事情。

外加上鄭彩、鄭興、鄭明等人的支持,僅僅在消息傳到鄭家的六天後,鄭芝龍便征集了鄭家近半的水師力量,八百多艘大小戰船、四萬余水師士兵,浩浩湯湯的殺向日本海。

經探查侯三手中海盜船不過三十余艘,根本犯不著鄭家如此興師動眾,但鄭芝龍此去其實還有一個目的,那便是示威。

讓日本海、大明海以及南洋諸多勢力都見識一下,鄭家是不好惹的,否則侯三便是下場。

幾十年來鄭芝龍一直都是這麽做的,畢竟相對於給每艘鄭家商船都配備戰船護衛來說,出去溜一圈彰顯一下鄭家的武力成本更低一些。

鄭芝龍當年每年數千萬兩的收入,可不就是靠著給各地商船發旗子收取到的。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一個針對鄭家的陰謀而已。

鄭芝龍率領的鄭家水師過呂宋海域,剛到達呂宋與琉球的中間海域便遭遇了荷蘭、大小佛郎機三國戰艦的夾擊。

一方處心積慮,一方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防備,三國戰艦自三個方向千炮齊鳴,直接將鄭芝龍打懵了。

鄭芝龍的主力戰艦與大明北洋水師一樣,還是以一號福船做的底子,可裝配大小火炮共五十門。

但福船是典型的三帆大船,體型巨大轉舵困難,在三面夾擊之下成了稱職的靶子。

而三國聯軍的戰艦加一塊不過才五百余艘,主力戰艦更是只有不到兩百搜,但差距就在這兒。

以荷蘭戰艦為例,荷蘭的新式戰艦不僅又大量的二層甲板,裝有五十到八十門各式火炮,更有更加先進的三層甲板戰艦,裝配火炮達到史無前例的九十門。

而且大西洋洋流遠比南洋要復雜的多,歐羅巴國家戰艦上的風帆動輒數十面,這保證了歐羅巴戰艦能適應各種風向的航行,只要各風帆配合恰當,即便是逆風戰艦仍舊能保持相應的速度。

鄭家幾年前原本在金門沿海也曾仿制過荷蘭海軍的戰艦,但好巧不巧的是,在那一批戰艦剛剛建造完畢,便被荷蘭人橫沖直撞的全部擊沉在了船廠內。

自此鄭家在仿制西式戰船的路上一蹶不振。

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三國的戰艦不僅搭配的火炮多,射程還遠,同等規格的火炮至少要比鄭家火炮的攻擊距離遠上數丈。

這注定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經歷過三十年戰爭的歐羅巴三國聯合起來對鄭芝龍艦隊展開炮擊。

鄭芝龍顧前不顧後,顧左又顧不得右,最後只得命令全體水師士兵不惜一切代價朝南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