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4頁)

“我固然是想看一看其人風采。”陶謙不以為然道。“可既然是在親自挖渠……老魏我且問你,一個大男人光著膀子在烈日下挖渠有什麽好看的?無外乎是邀買人心罷了。而既然是邀買人心,其人又年輕力壯,難道還會當眾偷懶不成?”

“身體力行也好,邀買人心也罷!”魏攸忍不住反駁道。“總不能因為人家親自幹農活便嘲諷人家吧?方……陶公,你們丹陽也算是邊郡了,你說我們邊郡士子,春耕夏讀秋狩冬戰,哪一樣不是一等一的持身立命之事?凡在此中,都應該稱贊而不是譏諷吧?”

“我知道老魏是個實在人。”陶謙在前面扛著木叉大搖大擺的走著,左右行人見是兩個老頭,只能紛紛避開。“而且因為彼輩是你們幽州本地人,所以多有維護。可我卻知道,於衛將軍這種人而言,眼中卻不曾有什麽正道邪道,只有有用沒用罷了……老魏你知道嗎?我少年時一直到十四五歲都還整日騎著竹竿,領著孩童玩騎馬打仗之事,於你們這些人看來自然是可笑頑劣之舉,無半分持身立命之處。但我嶽父卻明白,我們丹陽素來為山越所困擾,若有一日山越突襲來到城下,我這個浪蕩子反而可以如少時指揮孩童一般,指揮邑中已成少年郎的昔日玩伴迎頭而戰!也正是因為看明白了這一點,他才一力將我夫人下嫁於我……老魏,你們這些人什麽都好,既有德行又有學問,既重君臣之義又對鄉人多有維護,但唯獨迂腐了一些……”

陶謙長篇大論,魏攸在身後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但終歸是沒有反駁,反而是隨著對方一路去了北邊,然後便見到了一人正昂然立在一處土堆之上,厲聲說著什麽。

“諸位,你們既然信服我們君侯的威德,隨他一路至此,還準備在此長居,那就要對律法和規矩有所遵從才行,否則便是君侯這裏也容不下諸位!而雖說治民以簡,可無論如何,殺人償命、傷人抵罪、火盜償財兼受刑、違矩則受罰,這個道理總是要行的吧?”言至此處,那人復又指著土堆前被捆縛著的二人說道。“這二人昨日欲自往薊縣尋出路,並不該有什麽責罰,但走時意圖偷盜公中米糧,還想誘騙婦女隨行,卻該重責以作威信……我今日罰此二人鞭撻三十,髡刑為勞役三載,不得開釋,不得與私房、劃田,諸位鄉老皆在,可有不服?”

土堆前,一眾流民中的年長者紛紛撚須不止,各自稱贊。然後果然立即就膀大腰圓的武士上前,將二人綁起並堵上嘴,然後立即鞭撻了起來。

“土堆上說話那人是誰?”陶謙看的津津有味,便忍不住回頭詢問。

魏攸自然認得,便壓著鬥笠帽檐低聲答道:“此人喚做王修王叔治,乃是北海……”

“我知道我知道。”陶恭祖不等對方說完便忙不叠的點頭笑道。“當日邯鄲殺滑吏申氏一族的王叔治,果然名不虛傳!雖然有殺雞駭猴,威嚇流民不準逃竄之意,但畢竟有理有據,且幹脆直接,不遮不掩,甚對老夫我的胃口。只是可惜,如此人才怎麽不在我的麾下?”

魏攸當即無奈閉嘴。

“咱們去別處吧!”陶謙口中說著欣賞,卻轉身就走,魏攸也無奈再度跟上。

至於說王修,雖然遠遠在高處看到了這戴鬥笠的兩個老蒼頭,也察覺到了彼輩舉止中氣度非凡,但終究還要處置人犯,還有案子要判,而且還要和這些流民中的長者們約定建立明文規定,並組織所謂法庭之事……所以其人還是選擇了無視,並繼續忙碌了下去。

“陶公,這次又到底要去何處?”魏攸畢竟上了年紀,身體又弱,夏日午後,跟著對方轉了這麽久,到底是有些撐不住了。

“去分糧的地方。”陶謙雖然依舊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卻也主動停下腳步任由魏攸坐下來喘氣。“咱們這位衛將軍既然底氣十足,我也不覺得他會有什麽‘無能為之事’。故此,其人既然要在此處聚民而居,便該用心在‘如何為’三字之上而已……”

“陶公所言不差。”坐在道旁石頭上的魏攸氣喘籲籲,勉強回應。

“而今日此地不過是草創,須臾也看不得其中真切,所以,即便是‘如何為’三字,也只能管中窺豹,略觀一二。”陶謙依舊侃侃而談。“老魏覺得此時最該重什麽?”

“公平、公正、公開。”魏攸張嘴便來。“陶公,幽州這地方,便是個垂髫小兒都認識安利號商棧中賬房處的標語,何況是這位衛將軍呢?看完刑罰再去看分糧之事,以此來觀這位衛將軍是否公正,本屬尋常路數,你就不必多解釋了。”

陶謙難得閉嘴。

分糧的地方與討論刑罰的地方截然不同,此地寂靜無聲,拎著口袋或嶄新陶罐前來等待取糧的婦女無一人出聲,都只是眼巴巴的看著前方高台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