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狹路再次相逢

“我想第一,是我們嚴密的空中偵察,這樣他的活動必須壓縮到夜間,地點必須是有地形或者樹林遮蓋的地區,但是印度的核裝置過大,限制了運輸手段,只能是載重卡車,這樣大部分山區不適合其通行,這會大大縮小他的活動空間和時間。”

老丁說道。雖然談論戰局時,常常需要料敵從寬的態度,不過能從敵人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難處,也自有其意義。

“第二呢?”

“第二,就是他的人手越來越少了,美國人通報海豹的前一次突擊,殺死了56人,雪狼昨天夜裏交戰,清點出40到42具屍體,也就是說2天內已經報銷了一個連。據我們掌握到的,上個月洛桑向提斯普爾索要軍需物資和空中運力的情報看,洛桑的部隊在極限時有2000至2500人。大部分都已經被我們消滅了,有一部分在其內部火並中損失掉了。在他槍殺第51直升機中隊的印度飛行員後前,可能還有五百五十人左右,而而這會兒應該不到四百人了。”

“但是人少了更不容易暴露。衛星和無人機的作用會被抵消。”

“是的,所以他想出了滲透作戰的策略,現在汽車、軍裝都齊備了,下一步就是混進我們中間,引爆核彈。”丁克廣推理道。

“那又該如何應對?”談到這些,林多難免些氣餒,原本洛桑只剩下了三四百人,完全可以忽略其威脅了,但是他手裏又有了2顆核彈。

“我覺得有一件事,其實對敵人不利,還是得提一下。”

“哦?繼續說。”

“這股敵人目前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南,他們不太可能穿過戒備嚴密的大橋進入指揮部核心地區。”

“他們完全可以在大河南岸引爆嗎,這可不是一般的炸彈。”

“總裝備部研究了山鷹繳獲的印度核裝置外圍設備,以及戰略部隊司令部印發的發射裝置的技術規範和使用細則,發現這個裝置對火箭運載的環境做了嚴苛而又繁復的強化處置。”

“嗯,這是必須的,他們的小型化做的很差。”

“運輸細則的要求也奇高到了不合理的地步,非常不利於機動部署。”

“我沒太聽明白。”

“就是說運輸時,必須進行恒溫的保存,防震指標很苛刻,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檢測外圍線路,引爆前需經過另外十一道相關檢測,還需要有穩定的電源系統,為主要起爆設備充電,原則上,要做到這些必須有專業部隊隨同。這還不是全部的麻煩。”

“呵呵,有點意思了,還有什麽?”

“你是說,即使引爆,它有可能不炸?”

“是的,八成的可能是一次不充分的,一兩千噸的核爆,如同1998年他們在試驗場起爆的那次,也可能只是一顆臟彈。上級派來的緊急處置部隊今天晚上就到了,器材明天早上到,以防最壞的可能。考慮到阿薩姆地區地廣人稀,如果只是一顆臟彈的話……”

“話是這麽說,但是能把這種威脅掐死在搖籃裏,還是最好的選項。”

林淮生當然知道老丁的意思,但是他的戰爭已經完美收官,不希望有誰冒出來來破壞。

他悻悻地走出指揮部的時候,頭上密集的直升機編隊正飛向賈布瓦。

傷員以及第一批俘虜積極分子的運輸已經展開,接下來軍事鬥爭會漸漸讓步於政治攻勢,情報部門已經制定了完整的計劃,徹底破壞印度在阿薩姆地區本不牢固的政權組織,大約有會幾個新的內陸國家會同時出現在這個地區,而國際上會有遍布亞非拉的十幾個國家和政府組織,在第一時間承認,而洛桑的存在始終嚴重威脅著所有計劃的進行。

11月中旬以後,本地陸上運輸將漸漸封閉,再以後只能靠阿薩姆地區的機場了,考慮到路上運輸只占總運輸量的百分之五,倒也並不讓參謀長掛懷。他迅速地將這場戰鬥的經歷在眼前飛回溯了一遍,印度軍隊的表現沒有高於或者低於當初的預期,他們並不是不堪一擊,也不是那麽的堅韌不拔,但是戰果大大高出了預期。如果不是新德裏過度地要求他的軍隊去完成不現實的反擊任務,敵人可以利用四周的山勢,將戰爭演變成一場一字平推的消耗戰,敵人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希望集中兵力決戰,結果這正中了自己的下懷。

“參謀長,審問俘虜又搞到了幾個秘密油庫的地點,”有人拿著張地圖,興沖沖過來,“一處就在烏德爾古裏以南,是大型油庫,儲備了至少100萬升柴油和汽油,第4軍軍部逃走後,留下了一座空城,部隊沒發現油料。”

“趕緊派人去控制,免得夜長夢多。”

他草草做出了部署,繼續查看其他標記過的地區,100萬升燃料對他而言只是杯水車薪而已,尤其還沒有抓到手上,說不定摩羅加尼回過神來,就會搶先把油庫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