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2/7頁)

“住手!”馬明金喊了一聲。他聽懂那個日軍官說的話,意思馬明金再不開口,就立刻殺掉受傷的戰士。

日軍官示意日本兵停下,他盯著馬明金:“如果不希望你的部下,為你死去,請說出你的身份吧!”

馬明金心想,既然已落在敵人手中,隱瞞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

“我是抗日義勇軍的指揮員,我叫馬明金。”

日軍官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睜大吃驚的眼睛……

馬明金被俘的消息,轟動整個吉林,不,應當說整個東北。

酒井確認了馬明金,馬上把馬明金押解到吉林市,他親自去新京(長春)關東軍司令部匯報。日滿各報紙也大肆宣揚:

“頑疾義勇軍之匪首馬明金,遭正義之師關東軍擒獲,余部潰散,日滿討伐隊,正全力追剿,吉林山區一帶,已恢復朗朗天日……”

其實這都是欺騙鼓噪之詞。民眾們不相信義勇軍銷聲匿跡,連關東軍都知道這是自欺欺人,申令酒井,設法勸馬明金歸順,意在通過馬明金把吉林城周邊的義勇軍招降。

馬明金被關押在吉林市憲兵隊一個單獨牢房。

酒井知道勸降馬明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可這是關東軍司令部交代的任務,又不能不辦。為此,他專門找到熙洽,想讓熙洽以東北軍老長官的身份,勸說老部下馬明金投降。

熙洽沒有一口回絕,只是委婉地說,他身為財政總長,實在太忙,吉林省的政務他都不大過問了,管不了這些瑣事,再說了,以部長之職,去說服一個小小的匪首,他覺得過於屈尊。他這番推辭,是因為他心裏很清楚,以馬明金的性情與剛烈,絕不會投降的,他不想去碰那個釘子。

酒井不悅地:“總長閣下,這可是關東軍司令的命令啊!”

熙洽與日本人相處時間長了,也學會應付日本人的辦法,更何況他貴為總長,在新京常與日本高官打交道,結交了不少日本高官,現在已不大把酒井放在眼裏:

“酒井先生,你不是朝中大臣,不知大臣的難處啊,滿洲國初定,百廢待舉,我這個財政總長,為了籌錢,忙得是焦頭爛額,就這麽幹,執政對我還不滿意呢。這剿匪勸降,是軍事上的事兒,你是軍事顧問,你就偏勞了吧!”

酒井暗罵熙洽是個老滑頭,沉吟片刻,又將了熙洽一軍:“總長閣下,馬明金當初是您的部下,他的反叛您是有責任的,所以,說服他歸順,您也是有責任的。”

熙洽也不示弱,冷笑著:“馬明金腦後早有反骨,這點你很清楚,哼,說到責任,我責任現在只對滿洲國的執政和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負責任。”

酒井一怔,他已聽說了,熙洽與新到任不久的武藤信義私交不錯,是啊,財政總長是管錢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在關東軍也不例外。

熙洽致力於恢復大清朝,熱衷於復辟帝制,在這滿洲國建立一年多來,他逐漸地明白了,這個滿洲國是個什麽性質的國家,小皇上能不能復位,那得看日本人高不高興,即便有朝一日皇上復位了,那也不是昔日威風凜凜的大清國皇帝了。他本來受過日本教育,腦子轉動得又快。既然溥儀都心甘情願屈尊於日本人之下,他若再不識時務,豈不是以卵擊石?想到一年前,要不是他固執己見,沖撞了日本人,滿洲國的總理大臣不就是他的了。好在還撈到個財政總長的肥缺,他要把這個權力用得淋漓盡致,換句話說,就是把全部心思用在日本人身上。嘿,付出總有回報,他現在在日本人面前,稱得上是響當當的人物。

酒井不死心,一是他想不出說服馬明金適當的人選,二是熙洽要不做點什麽,他心裏不平衡,驀地,他想到馬明金的妹夫鄭永清,他知道鄭永清是熙洽的最信得過的人。

“總長閣下,我聽說您的愛將鄭永清與馬明金不但是親戚關系,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是相當不錯,假如要是由他說服馬明金,我想肯定會有效果的。”

熙洽:“噢,你說鄭永清啊?你是軍事顧問,他是護衛團的營長,歸你管,你直接給他下道命令就可以了。”

“這……這不是命令不命令的事兒,我……我的話,他未必能聽,您是他的老長官,您給他打個電話,我想,他是不會拒絕的。”酒井也想親自找鄭永清或通過鄭廷貴,但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不要說鄭永清,就是鄭廷貴,他現在都盡量少見為佳,其中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的。

“你是說鄭永清不聽你的話?他不會,也不敢,我知道他這個人,歷來是逆來順受,當初你把他降職,他連個屁都沒敢放……”熙洽這麽說,絕不是貶低鄭永清,而是話中有話,故意說給酒井聽的,義勇軍攻打吉林後,酒井撤去鄭永清團長之職,把他嫡系的護衛團奪走,他對酒井始終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