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魔杖 美國的國家生存方式(第2/6頁)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其他國家將是一種什麽樣的關系?也許沒有一種經濟學意義上的概括,能比“黃世仁”和“楊白勞”這兩個中國歌劇人物的故事,更能準確地反映這種關系,那就是雙向的黃世仁和楊白勞的關系!這是迄今為止任何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科書都不曾遇到或解釋過的新型經濟關系:一方面,美國在扮演黃世仁的角色——用其手中的美元盤剝其他國家(楊白勞);另一方面,美國又同時扮演楊白勞的角色,從其他國家借債度日,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人。這種雙向雙重的經濟角色,是人類經濟史上的曠古奇觀,因而也造成了一個一切經濟理論都無法解釋的現象。這一現象意味著美國人手中的錢並不都是美國人自己的錢,但全世界的很大一部分財富卻實實在在成了美國的財富。美國用借到的錢去投資並購買它轉移到別國的生產線所生產的產品,然後促進美國生活的繁榮。如此一來,美國人要想保持自己經濟的繁榮就必須讓更多國際資本回流美國。而要讓國際資本源源不斷流入美國,就必須保持美元的霸權地位,這是保持美國強大和繁榮的權力之源。這其中的道理可能遠比我的描述更為復雜,而對於大多數非專業人士來說,只需懂得“保持美元霸權,就是保持美國生活方式——從它引以為傲的民主政治到經濟繁榮——的前提和支柱”這一點,就足夠了。對美國來說,這就是它的核心利益,是它的生命線。

美元指數周期律:“過山車”與“剪羊毛”原理

美元是金融帝國最主要的獲利工具。既然是貨幣,就會隨著它不同時期的發鈔量,形成或升或貶的指數周期,有周期就會有強弱曲線。從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元指數開始確立,但人們要在很長時間後才會發現美元指數周期律的可怕。可以想象,美元掙脫了黃金的束縛,等於獲得了無限釋放流動性也就是無限印刷貨幣的權力。事實也的確如此,美國人在脫離黃金羈絆後的最初一段時間裏,不失時機地印刷了大量美元。大量美元印出來,向全世界釋放流動性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導致美元指數走低,這一過程如同美國人打開泄洪閘放水,而把其他國家作為美元泄洪區。對於資本短缺的國家來說,美聯儲超額的流動性釋放,可以讓“久旱的土地”得到充分的“灌溉”。於是那些獲得充分投資的國家經濟狀況開始好轉,甚至出現“經濟奇跡”。此時這些國家根本不會想到,為了讓它們的經濟繁榮轉化為美國人的收益,美國人需要讓這些國家新增的財富變成資本回到美國,去支持美國經濟。這時美國人只需要做一件事,關閉泄洪閘,讓美元的流通量減少。因為只要讓美元的流通量收窄,就會讓此前因大量釋放流動性而走弱的美元重新走強。而更重要的是,此舉將使那些欣欣向榮的經濟地區因突然出現的流動性不足甚至枯竭而經濟停滯,迫使投資人不得不撤出資本,去追捧此時更有吸引力、更高回報率的美國金融資產,從而對全球經濟產生抽血效應。40多年來,美國人在每次打開閘門向全球放水一段時間後,一般都會隨之有一個降下閘門收窄流動性的過程。在開閘放水和關閘收水之間,就出現了美元指數的漲跌,呈現出一個波峰浪谷的美元周期律。

40多年後,日本的巖本沙弓(1)女士首先發現了美元指數周期律,每次上漲32個月,然後進入下跌期,連續兩個下跌期,一次下跌65個月。西安的戚燕傑博士用數學模型研究美元指數,也得出了和巖本沙弓的發現非常相似的結論。差不多與此同時,鄭州的時寒冰博士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也認為這差不多已成為美元走勢的一個規律。40年間,美元指數每次長達10年左右的下跌周期結束以後,就會走出一個長達6年左右的上漲周期,這期間美國政府及美聯儲,會揮動利率這支金融魔杖,讓全球經濟像坐過山車一樣,在先弱勢美元後強勢美元的浪谷波峰間俯沖躍升,而所有國家的經濟命運,就在這種上下顛簸中被死死操控和掌握於代替了上帝那只看不見的手的美國人手中,直至每一次虛假繁榮之後,一個個泡沫破裂,各國經濟深陷危機之時,就是美國人收獲全球財富的季節到來之日。

此時的美聯儲會無一例外地趁機吹響加息的號角,讓全球的投資人紛紛從危機地區撤資,讓大量資本回到美國。早已產業空心化的美國,這時其經濟主體是虛擬經濟,所以,全球的資本流回美國後,大部分都進了美國的三市——證券市場、債務市場、期貨市場,給美國帶來一個大牛市。從1971年8月15日美元徹底變成一張綠紙後,這樣的遊戲已幾度讓美國人賺得盆滿缽滿。而每次當美國人賺夠了錢,就會掉過頭來殺個回馬槍,去掃蕩那些經濟情況變壞的國家的優質資產。換句話說,美國人將揮起美元利剪,無情地剪去那些待宰羔羊身上豐厚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