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軍事天才(第6/8頁)

一般而言,那些明確並深刻地認識的產物,往往是那些從較高角度指導著行動的一般原則和觀點,而這些原則和觀點是我們對當前具體情況的看法的依據。但是,要想不被目前不間斷產生的看法和現象左右,堅持上述原則和觀點所得出的結論,則困難重重。

具體情況與一般原則和觀點之間往往有較大的差距,憑借系列明確的推論是無法始終將這段距離連接起來的。在這裏,信心是重要的,而懷疑也很有好處。不過,在這個時候,對我們有所幫助的是一個指導原則,我們無需考慮該原則是如何來的,它可以支配我們的思想。

這個原則就是,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一定要堅持自己原先的觀點並決不放棄,除非有一個更加明確的信念出現,迫使我們放棄它。我們要堅信,這些經實踐考驗的原則的真實性是非常大的,並且在暫時現象的印象很強烈的情況下,這些現象的真實性是比較小的。如果我們能夠在猶豫不決時堅持最先的觀點,那麽我們的行動便具有了性格的一貫性和堅定性。

鎮定對堅定有多大作用這點很容易看清楚,所以,我們可以說,堅強之人多半是性格很強的人。

既然我們談到了堅定,那麽我們便會不禁想起它的另一種變態:頑固。在具體情況下,我們往往難以完全分清堅定和頑固,不過,從概念上去區別二者並不困難。

我們在這裏所說的頑固指的是不采納更好的觀點,如果說它來自智力,那麽便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因為智力是一種認知能力,所以,頑固並不是智力上的毛病,而是感情上的毛病。

無法容忍他人意見的毛病基本上是特殊的自私心在作祟。對於擁有這種自私心的人來說,最大的樂趣莫過於用自己的精神活動支配自己和別人。如果說頑固並不比虛榮心好到哪裏去,那麽我們就可以稱之為虛榮心。但事實上,虛榮心滿足於表面,而頑固卻滿足於事實。

因此我們說,如果不采納別人的觀點不是因為有更好的觀點,不是因為對較高的原則的信賴,而僅僅是因為抵觸情緒,那麽堅定則變成了頑固。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雖然這樣的定義對我們並沒有多少現實價值可言,但是它卻能讓我們分清堅強和頑固,而不會只將頑固當成堅定的一種強烈表現。

雖然頑固和堅定非常接近,非常相似,但是二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頑固絕對不是堅定的強烈表現,甚至非常頑固的人,因為缺乏智力,也會缺乏性格。

我們在大致探討一位優秀的指揮官在戰爭中應當具備的素質中那些既包含感情成分又含有智力作用的素質後,我們要來探討一下軍事活動的另一個特點。這個特點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可以將它看成是最顯著的,它只需要智力判斷就可以,那就是戰爭同地形的關系。

首先,二者的關系是始終存在的,我們無法想象一支有組織的軍隊的軍事行動不是在一定空間上進行。其次,二者的關系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因為這種關系,可能有時候會徹底改變全部力量的效果。最後,二者的關系既涉及局部地區最細微的特點,又涉及最廣闊的空間。

這樣,二者的關系使軍事活動帶有顯著的特點。觀察一下與地形有關的其他人類活動,比如園藝、農業、水利工程、房屋建築、礦業、狩獵和林業等,我們會發現,它們是可以相當準確地探索的。不過,戰爭卻不一樣。

在戰爭中,指揮官的活動一定要在相關的空間進行,而指揮官又無法通過眼睛全面觀察這個空間,就算指揮官全力以赴,他也無法探索清楚。此外,這個空間經常發生變化,為探索清楚這個空間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雖然這種情況對作戰雙方來說都是一樣的,但是有兩點是需要注意的:首先,雖然這種情況對雙方來說都很困難,但是它是可以克服的,誰憑借才能和鍛煉克服它,誰就能占據有利的條件;其次,對雙方來說,只有在一般情況下,這種困難才是相同的,絕對不是任何情況都是一樣的。在具體情況下通常是,防禦方要比進攻方對地形熟悉得多。

這種較為特殊的困難要通過智力上的一種特殊的稟賦來解決。用非常狹義的專業術語來說,這種稟賦是地形判斷力。在這裏,我們所說的地形判斷力是指對任何地形都能迅速形成正確的幾何觀念,因此每次都能較為輕松地判明方位的能力。

很顯然,這取決於想象力的作用。當然,這種能力既需要依靠肉眼,又要依靠智力。智力用它從科學和經驗中獲得的理解力來彌補肉眼的不足,並將看到的零散片段整合成一個整體。不過,要讓這個整體在內心中形成一幅地圖,並讓它長時間地存留在心中,不至於讓各個部分分散,就只能依靠想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