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戰略理論(第3/3頁)

假如我軍某部占領敵軍一個沒有設防的地區,因此剝奪了敵人作為補充用的大批力量,那麽我方之所以能夠占據該地,僅僅是因為我方的部隊已經讓敵軍意識到:要想奪回該地,我軍將與之進行血戰。

在上面兩種情況下,戰鬥只是有可能發生,但都產生了效果。所以,這種可能性便是實際的東西。倘若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敵軍以優勢兵力發動進攻,致使我軍未經戰鬥便放棄作戰目的,那麽盡管我軍沒有達到目的,但是我們原定的再次進行的戰鬥依舊有一定的效果,因為它將敵軍引到這裏。就算整個軍事行動失敗,我們也不能說這樣的軍事部署、這個可能發生的戰鬥是毫無效果可言的,只不過它的效果跟一次失利的戰鬥的效果相似而已。

由此可見,打垮敵人和消滅敵人軍隊,只有通過戰鬥的效果才能實現,不管戰鬥是否已經進行,或者只是做了部署而敵人並未應戰。

戰鬥的雙重目的

然而,戰鬥的效果是雙重的,即直接的和間接的。倘若戰鬥並非以直接消滅敵人軍隊為目的,而是通過別的活動來達到這個目的,換句話說,以更大的力量,迂回地達到消滅敵軍的目的,那麽這種戰鬥的效果便是間接的。

一次戰鬥的直接目的可能是攻占某些地區、城市、要塞、橋梁、道路、倉庫等,但這些活動絕不是作戰的最終目的,它們只是獲得更大優勢的手段罷了,其最終目的在於使敵人在無力交戰的情況下停止交戰,所以,只能將它們當作中間環節、看成是通向有效要素的階梯,而決不能將它們看成是有效要素本身。

1814年,法國巴黎被聯軍攻占,聯軍的戰爭目的達到了:從巴黎開始的政治崩潰對局勢產生了巨大作用,使拿破侖構造的帝國瞬間崩潰。然而,這一切要按照下面的觀點來分析。

法國政治上的崩潰嚴重削弱了拿破侖的抵抗力和兵力,他再也無法進行任何抵抗,因為聯軍的優勢相對地增長了。如此,聯軍才有機會與法國媾和。如果當時聯軍的軍事力量因為外在的原因而遭遇同等的削弱,進而使聯軍喪失優勢,那麽占領巴黎的重要性與全部效果將要大打折扣,甚至消失。

我們探討上面的這些概念,是想說,這些概念很重要,因為這些概念是對事物唯一真實的自然的認識。有了這樣的認識,人們便會這樣考慮:敵我雙方在戰爭中和戰局中每一時刻發生的大小戰鬥會產生什麽樣的效果?只有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制訂戰爭計劃或戰局計劃時才能擁有明晰的認識與確定該采取哪些措施。

倘若不這樣考慮問題,那麽就會對其他活動作出錯誤的評價。倘若不習慣將戰爭或者戰爭中的各個戰局當作是條完全由相互連接的一系列戰鬥所組成的鎖鏈,如果認為占領敵人未設防的地區或地點本身就有某種價值,那麽人們會將占領當作是唾手可得的成果。

如果這樣看問題,而不是將它當成系列事件中的一環,那麽人們就不會這樣考慮:這樣的占領以後是否會帶來更大的不利?因為這樣而犯錯誤的情況屢見不鮮。我們可以這樣說:如同商人不會將某次交易所獲得的利潤擱置不用一樣,在戰爭中,我們也不能將某次勝利置於結局之外。和商人往往將全部財富置於交易中一樣,在戰爭中只有最終的結局才能決定每次行動的得失。

倘若指揮官的智力都放在一系列戰鬥(就事先所能預見的而言)上,那麽他將沿著目標的正道行進,如此一來,力的運動就具有了一種不受外界影響的、恰如其分的速度,即意願和行動就具有了一種不受外界影響的、恰當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