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通道爭議

紅軍進行無後方的戰略遠征,幾乎所有人都感到給部隊帶來嚴重的困難。

博古、李德堅持與二、六軍團會師的原定計劃。這個計劃是很有誘惑力的,哪一個指戰員不想快一點有個“家”,以做立足之地?如果真能與二、六軍團合在一起,戰鬥力就會增強許多。

三十九年後,李德仍然堅持他這一主張,為這個計劃未能實現而耿耿於懷,他在《中國紀事》中這樣寫道:

在到達黎平之前,我們舉行了一次飛行會議,會上討論了作戰方案。在談到原來計劃時,我提請大家注意:是否可以讓那些在平行路線上追擊我們或向西面戰略要地追趕的周(渾元)部和其他敵軍超過我們。我們自己在他們背後轉向北方,與二軍團建立聯系。我們依靠二軍團的根據地,再加上賀龍和蕭克的部隊,就可以在廣闊的區域向敵人進攻,並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地帶創建一大片蘇區。

但是,毛澤東認為這個計劃是不切實際的,認為這個計劃將使紅軍有全部覆滅的危險。

毛澤東提議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這種思考並不是無足輕重的,也不是一種隨意的想象。他是從與蔣介石的多次較量中,探索蔣介石本人的軍事思想深度和原則,而得到的結論。他在最大可能的視界內,做到知己知彼。因為這次西征——大的戰略轉移,實際上是同蔣介石在戰略上的一次總較量。

蔣介石是在對鄂豫皖、湘鄂西圍剿取得決定性成果後,才集中兵力來對付中央蘇區的。他對這次主力西征的目的地應該是很清楚的——與二、六軍團會合。一個已經被敵人熟知的戰略意圖,仍然不顧一切地去實施,無疑是自投羅網。

毛澤東的這個判斷是對的。蔣介石在他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鎖線——湘江防線被突破之後,他立即重新調整部署,進行新的追堵。他的計劃是圍殲紅軍殘部於“黎平、錦屏、黔陽以東;黔陽、武岡、寶慶以南;永州、桂林以西;龍勝、洪州以北地區。”

蔣介石判定中央紅軍必然北上與二、六軍團會合,因此,他把追剿兵力重點布置在湘西地區。根據蔣介石的指令,湖南軍閥何健,在湘西地區趕築四道防禦碉堡線。

這四道封鎖線,在紅軍總部的軍用地圖上,用藍線標示出來,特別清晰。

第一道堡壘線:從新寧縣起,經七昨橋、窯上、豆子坪、唐家園、五裏渡、城步縣城、丹口、菁蕪州、通道縣、靖縣、讓口、東城場、牛埠至藏江。

第二道堡壘線:從新寧縣起,經江口、飛仙橋、馬頭橋、龍潭橋、石獅子、李家渡、五晨灣、銅鼓嶺、城步縣城、江口塘、十四鋪、綏寧城、文昌閣、天重界、靖縣、廣平、牛角界至芷江。

第三道堡壘線:自新寧縣起,經飛仙橋、石門司、半山、江口、石山背、西岸市、山口、高坪、茶溪、梅口、長鋪子、河口、洪江至黔陽。

第四道堡壘線:自新寧經安心關、武岡、田心鋪、藥園、瓦屋堂、西坡、袁馬、洪江至黔陽。

這四道堡壘線共修成的堡壘有二百余座。

除此堡壘線外,追剿軍總司令何健,根據蔣介石的命令,為加強集中指揮以適應對紅軍的圍追堵截,把分散的五路兵力編組為兩個兵團,以劉建緒為第一兵團總指揮,指揮原一、三、五路的兵馬及第十九師五十五旅並補充四團;以薛嶽為第二兵團總指揮,指揮原二、三兩路部隊。

這樣,敵人以其主力十五個師的兵力,部署於新寧、城步、綏寧、武岡、靖縣、洪江、會同一帶,並以一部兵力配合桂軍尾追,妄圖把中央紅軍消滅在去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合的途中。

當時廣西軍閥組織了兩個追剿隊,以其十五軍軍長夏威率兩個師為第一追剿隊,以其第七軍軍長廖磊率兩個師為第二追剿隊。

敵人共集結部隊二十余萬人,擺在三萬多紅軍——疲勞之師的面前。這種嚴重的態勢,在地圖上標示出來,一目了然,可是,一目了然並不保證沒有爭議。

毛澤東認為這些堡壘是難以突破的,必須轉向貴州,因為湘黔桂各方兵力比較,貴州軍閥的兵力是當時最薄弱的一路:名義上有一個軍,實際上派系林立,內部矛盾重重。將領無指揮才能,雙槍(步槍和煙槍)兵戰鬥力又弱。貴州省主席兼國民黨二十五軍軍長王家烈為一派,副軍長侯之擔是一派;猶國才為一派,蔣在珍又是一派。口頭上各派都聽命於王家烈,實際上王家烈並不能調動他們的部隊,他能直接調動的只有兩個師所轄的五個旅十五個團。

因此,毛澤東認為向貴州進軍是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