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獨立空軍(第3/5頁)

空戰隊

空戰隊的作戰任務主要是空中戰鬥,所以它的設計和裝備應該符合空戰的需要。空戰隊的主要職能是保護轟炸機,為其清除執行任務中遇到的所有空中障礙。

一戰前,人們認為在空中進行戰鬥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初參戰的飛機都沒有適於戰鬥的武器,但是空中戰鬥卻也成了現實並且繼續發展。

敵人發動的任何空中行動必然是對他有利的,而對我方不利,我方必須和他們戰鬥。在一戰期間,人們都認為己方的偵察飛機不能阻止敵人對其戰線的偵察,而敵人的偵察機也對我們的飛機無能為力,空中戰鬥就是在這種戰爭中慢慢地發展起來的。飛機開始攜帶武器,飛行員也開始學習進攻和防禦,這就是空中機動的開始。從這些戰鬥中我們就可能清楚地看出,飛得快的飛機比飛得慢的占優勢,它可以自由地攻打和躲避。人們積累了這些經驗之後不久就推出了驅逐機,顧名思義它是用來幹擾其他飛機,阻止它們執行任務的飛機。在設計這種飛機的過程中,速度和武器是最要注意的。達到這個特性的驅逐機在戰鬥中打敗了其他各種型式的飛機,很快就成了空中的主人。由於驅逐機是要保護其他飛機不受傷害,所以它需要和敵機一樣甚至更快的速度。

這引發了飛機速度競賽。當時的要求是:要比敵人的飛機的速度更快、機動性更高,要讓飛機在空中能像表演“特技”一樣靈活。這樣,就算飛行員的速度處於劣勢,也能夠避開戰鬥,逃到安全的區域。即使在空中戰鬥取得了暫時的優勢,速度和機動也是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為了獲得速度和機動,其他一切都可以犧牲。他們會把乘員減到最低限度,只要一名駕駛員,機槍也由他操作,活動半徑減到最低程度——飛行時間不過稍多一些而已。

因此,驅逐機的任務就是發現各種類型的敵機,保護己方的飛機不受敵人驅逐機的傷害。由於要求驅逐機速度快並且要能做空中特技,是最難操縱的,所以它要由最勇敢的飛行員來駕駛。但是較其他類型的飛機,飛行員卻對這種飛機更喜歡,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其他類型的飛機,如偵察機、觀察機、轟炸機等擔負的任務是固定的,這樣會使他們遇到敵人的驅逐機時處於不利地位。而驅逐機的任務是不固定的,有更大的活動自由,在遇到敵人其他類型的飛機時就有明顯的優勢,就算遇到敵人的驅逐機也可以與之戰鬥或者避開。一旦進入作戰狀態,它也可以中途退出,返回基地。驅逐機的這種限制少、活動靈活的性能很有吸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比其他類型的飛機在作戰活動時的危險更少。

其次,驅逐機通常在高級司令部附近盤旋,也就是說,它直接負責保護司令部的安全。因為在戰爭中,雙方都會力圖轟炸對方司令部,而人們很快就發現,驅逐機是最好的防禦武器。它能迅速起飛和向上爬升,在敵人開始攻擊前就可以將其攔截,還可以打下速度較慢的敵人轟炸機。在這些方面,驅逐機是可以做到的。這時警戒就成了驅逐機的特定職責,因而受到高級司令部的偏愛,至少在白天它能保障司令部的安全。

這種偏愛促成了驅逐機的迅速發展,卻也沖淡了對國防問題的全面考慮,導致了對制空權含義的誤解。當時大家都認為在戰爭中,只要打掉的敵機比自己損失的多,就是奪得了制空權。實際上這種勝利只是暫時的,它只是使敵方的空中作戰活動短時間內難以進行,並不能阻止敵方在空中作戰,事實上,各交戰國的空中戰爭一直持續到大戰結束時。

盡管驅逐機具有進攻特性,但事實上它幾乎已被當作防禦武器使用。驅逐機的活動半徑有限,不可能到敵國去搜索敵人,迫使它只起被動作用。當時它主要用來擊落觀察巡邏或指引炮火射擊的敵機,以保衛重要的目標不受轟炸。它的作戰活動不是集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空戰是一場兩人交手的戰爭,一些有技巧和勇敢的飛行員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驅逐中隊不像騎兵隊那樣組織得很好,它更像是松散的遊俠。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情況帶有某種虛假性,不能反映真相。因為無論單兵如何勇敢,技藝如何高超,戰爭也不可能由零散的單兵來交戰了。今天的戰爭是由人和機器組成的集群來進行的,因此空中遊俠應由真正的空中隊伍——獨立空軍來取代了。

前面已經指出,在空戰中單純依靠速度來取勝是不可靠的。例如,一架驅逐機被另一架速度更快的飛機趕上,那它就不再是驅逐機了。驅逐機的性質決定了它應當是一架出眾的飛機,是代表了當時最新的技術成果,並由出色的飛行員操縱。可戰爭中並不是所有的飛行員都很出色,戰爭更多的是一些具有中等技能的人和機器進行交鋒,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對空中作戰的一些固定看法,否則就很難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