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聖誕禮物”

1 參謀長聯席會議

這一復電使布萊德雷感到大為震驚,這無疑是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挑戰。實際就等於說參加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是一群傻瓜。

1950年11月2日,華盛頓五角大樓。

布萊德雷的辦公室,墻上掛著一面簇新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旗子,十分醒目。寬大氣派的辦公桌上,擺放著第8集團軍情報處處長威洛比的一份報告:

目前已有1.65萬中共士兵進入北朝鮮。新義州電台宣稱,這些部隊屬於“保衛水力發電區的志願軍”,是特意進入朝鮮防止毀壞鴨綠江邊的水電設施的。

雖然到目前為止,有跡象表明參戰的僅是零星部隊,從表面看,目的有限,但不可不看到中國共產黨人擁有可以立即動用的巨大潛在力量,這是很重要的。假若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階層做出入侵的決策,他們可以馬上把沿鴨綠江集結的44個師中的29個師投入作戰,並用150架飛機支援大規模進攻。

在此之前,當10月25日南朝鮮軍在溫井、雲山一帶遭到重創時,美軍第8集團軍開始還以為是偽裝成中國部隊前來阻止美軍北進的朝鮮人民軍。10月27日美國駐南朝鮮代辦向國務院報告,在戰場上發現了中國軍隊,中國軍隊有一個團約2000人,是10月19日渡過鴨綠江的。這是在朝鮮發現中國軍隊的第一個信號。

11月1日,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科科長柯爾布致信臘斯克,認為中共軍隊參戰已是事實,中國不可能就這樣派遣小股部隊入朝與美軍作戰。但是,中央情報局仍然樂觀地估計中國入朝部隊為1.5萬到2萬人,戰略目標是在鴨綠江南岸建立“有限的防禦地帶”。中國軍隊入朝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李承晚政府揚言要炸毀水豐水電站。布萊德雷對中央情報局的分析將信將疑。

威洛比透露的情況的確是一個極為不祥的信號,加上第8集團軍正在向清川江以南全線後撤的消息,布萊德雷開始有點著急。11月3日他指示麥克阿瑟:“鑒於中共軍隊似乎已對朝鮮進行公開幹涉,請你對朝鮮形勢及其意義盡快做出適當的估價。”

次日,麥克阿瑟答復布萊德雷:“目前還無法對中國軍隊在北朝鮮進入幹涉的確切目標做出權威性估計。”麥克阿瑟列舉了中共軍隊可能采取的四種行動方案:第一,以全部力量毫無顧忌地進行公開幹涉;第二種可能是出於外交的理由,隱蔽地進行秘密幹涉;第三種方案是可能使用“志願軍”在朝鮮獲取一個立足點;第四,派遣中共軍隊進入朝鮮,僅僅設想為對付大韓民國軍隊,因為要打敗大韓民國軍隊是不會有太大困難的。

麥克阿瑟分析說,全面幹涉將被看成是一種“具有最嚴重的國際影響的重大決策”。“一方面它具有明顯的可能性,而且又有許多外交問題專家都做這樣的推測;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合乎邏輯的理由不同意這種推測。而目前也缺乏足夠的證據來使人們有理由立即接受這種看法。”

最後,麥克阿瑟向布萊德雷提出:“我建議在條件可能還不夠成熟的時候,不要輕率地做出結論。我相信最後的估計還有待於更全面地積累軍事情報。”

這一回電令布萊德雷大為放心,他決定休幾天假,打打獵,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緒。

11月6日,正在“一號住宅”休假的布萊德雷接到杜魯門的一項指示,指示稱:

立即指示麥克阿瑟,要他放棄任何轟炸鴨綠江大橋的行動,並要求他立刻提供他對目前局勢的估計,並說明他下令轟炸鴨綠江的理由。

原來昨天,麥克阿瑟命令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動用遠東空軍的全部力量,以兩個星期的時間狠狠打擊北朝鮮人以及他們新的盟友使之退出戰爭。他命令摧毀鴨綠江上朝鮮一端的所有橋梁。破壞鴨綠江南岸所有的交通線、軍事設施、工廠、城市和村莊。他命令說:“如果情況需要,作戰飛機的飛行人員可以飛到油幹力竭的時刻。”

今天,麥克阿瑟向陸軍部執行報告,他打算派遣B-29轟炸機立即炸掉橫跨新義州和安東之間的國際橋梁。他認為摧毀這些橋梁會阻止中共武裝部隊進入朝鮮,至少也會減慢其進入的速度。

國防部副部長洛維特得到這一消息後非常擔心,破壞鴨綠江大橋將冒擊中中國安東的風險。他立即前去與艾奇遜及臘斯克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美國政府曾和英國有約在先,未經與他們磋商,我們不會采取涉及攻擊東北地區的任何行動。”臘斯克提醒艾奇遜說:“一旦中國援引了與蘇聯人之間的互助條約,蘇聯很可能做出反應。”

艾奇遜和洛維特都同意臘斯克的看法,在搞清朝鮮局勢之前、應停止進行這次攻擊。